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增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数学科学学院“发现一片蓝天,共筑美好家园”调研团近日在家乡上海,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以“环保宣传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地方”为宗旨,对上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2019年1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当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上海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率先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作为中国实行垃圾分类的先行城市,可以从上海的实施情况看到大家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
在各自所在社区,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小区的环卫工人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讨论,希望从中发现上海垃圾分类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图为团队所探访的分类垃圾箱
可以发现,不同于以往的垃圾箱,现在是将电子与数字化系统技术应用到垃圾桶的设计上,环卫工人表示,在这种模式下方便了他们的操作,同时也对社区居民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减少误扔情况的发生。但是现实调研中发现,大部分老小区会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高科技设施,中老年人对这类现代化的设备的使用有时会存在一些困难,所以往往需要配备社区人员在旁进行指导,团队在和工作人员交流后,也在小区内进行相关科普,并且帮助大家去适应这种处理垃圾的新模式。
“垃圾分类水平高,靠的是‘技防+人防’”
团队成员在调研了各个社区后,发现大多数社区使用四个垃圾桶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垃圾投放点,全小区进行统一投放式管理。这种模式相对来说经济成本较低,但是会对社区的人力有一定要求。和社区工作人员交流得知,每天晚上是投放垃圾的高峰时间段,而这个时间大部分工作人员也已经下班,所以时间往往没有匹配上,导致居民在面对四个垃圾桶时往往不知道该扔哪一个,造成垃圾没有准确分类,因此团队成员建议在旁边放上相关的科普宣传海报,在团队成员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情况已有所改善。
调研团在对上海垃圾分类做线上科普调查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社区基层,亲历采访询问,汇总整理各方反馈,努力实现调查样本的大众化,成员们也结合自己小区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小组讨论,不断解决垃圾分类中出现的新问题,希望实现“社区与居民相结合,垃圾分类与生活相结合”的目标。同时,队员们希望在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能够因地制宜,以精细地“管”推动精准地“分”,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数学科学学院“发现一片蓝天,共筑美好家园”实践团队投稿)
一审:薛立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3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