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大学子暑期实践:传承红色教育,倾听红色芳华
“要接受红色传统教育,要常学常新”,这,是新时代在召唤,更是对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新一代青年的鞭策。为将这种新思想贯彻落实,倡导大家“人民不忘革命人”,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芳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6日开始,通过陆续走访五个不同的红色教育基地以及采访、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传承红色教育,倾听红色芳华”的行动带大家走进老一辈的时代,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
老一代革命是祖国发展的源头,新一代青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本着这种思想,队长董莹莹走进了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
枪林弹雨,一木难支。这是对淮海战役的真实写照。未入馆,在入口处的旁边,“要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这一行话就明确表示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新一代的期许。一块刻有“淮海英雄永垂千古”的石碑屹立馆中央,仿佛那些英雄们昂首挺立,依然在保护着人民,他们的形象也深深的立在大家心中永不磨灭。
(图为队长董莹莹在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的英雄碑下致敬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
“五角星”具有着胜利的含义,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人民的胜利!在馆内,穿过一个个走廊,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当时解放军战地情况的艰苦。国旗的飘扬,号角声的嘹亮,仿佛一下就回到了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特别是不得不躺在担架上进行指挥的粟裕指挥官,一名名浴血奋战的解放军。那一张张记录战况的报纸仿佛是他们用生命在完成的血书。
(图为一张张记录战况的报纸,展示出当时战争的激烈,革命烈士的艰难)
恰逢队员叶美好同学前往临汾烈士陵园,与队员们共享了临汾攻坚战的故事。“偷梁换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就是这样一个词被徐向前司令灵活借用救了整个临汾市。用棺材作伪装,里面装满了炸药,最终才得以打败国民党军队。这也恰到好处的说明了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也借此机会让大家认识到要读“有字之书”的同时也要多读“无字之书”。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队长通过观察发现,来馆人员基本上都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小孩还有一些老一代的人。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龄层对于红色精神的看法,董莹莹采用了随机采访和网上发布调查问卷的形式。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位被采访人令人印象深刻,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虽然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但人不能忘根!”。话语虽不多也不华丽,但字字珍重。之后又通过对其他来馆者的采访和交谈发现,大家对于红色精神的学习是很主动且非常有兴趣的。
(图为董莹莹同学在馆内对老一代人进行采访)
最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家更喜欢并愿意通过一些影视作品、手机软件等新媒体的方式对红色精神进行获知学习,这也与现在自媒体的发展相吻合。最后在问到关于未来红色传统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时,大家纷纷表示:希望红色进校园,在教育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创新化。
(图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家主要了解红色文化的途经)
红色教育需要传承,红色芳华需要倾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次活动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清晰认识到红色传统教育在继续,“枫桥经验”在继续。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始终保持一颗爱国心、树立一种报国情、拥有自己的强国志!
撰稿人:董莹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3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