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篇
本团队于7月15日至24日通过线下实地考察的实践形式,了解了云南、广西、河南、江苏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烈士陵园的实际情况。
(一)云南昆明市陆军讲武堂与西南联大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创办于1909年,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在历届毕业生中,有的后来成为杰出的革命将领,如朱德、叶剑英等。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踏入馆内参观,我们看见了许多烈士的雕像、事迹记录与图片,方便人们阅览与了解。
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三校一开始是迁至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7日开始上课。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联大校庆。随着日寇的进逼,长沙危急,三校又迁往云南昆明。其旧址位于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2个展馆及1个活动展厅,常设3个基本展览,采用现代化声、光、电陈列布展方式布展,所提供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展柜实物和复制品。我们还参观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民主草坪”、李公朴先生衣冠冢、闻一多先生衣冠冢以及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等,令人印象深刻。
(二)广西贺州市芳林三烈士纪念园
1946-1947年,黄仁纬、黄忠德、黄启慈三位同志先后到芳林村小学任教,任教期间,他们积极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筹款筹粮,为武装斗争做了大量工作。在阳山的反抗斗争中,三人不幸牺牲。走进纪念园的门楼,三位革命烈士的雕像坐落在芳林小学内。展示厅内有着烈士生前的日常生活记录、日记与遗物。
(三)河南平顶山市烈士陵园
平顶山烈士陵园座落于湛河区北渡镇境内,占地面积60余亩,2007年4月5日建成对社会各界开放。市烈士陵园建有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及两个烈士事迹陈列厅。在展厅内我们看到30多块烈士事迹展版,26个展柜,将不同时期部分烈士的事迹、遗物进行布展;园内种植有花草树木,修建了反映平顶山市不同时期烈士人物缩影的红色沙岩雕塑,庄严、肃穆,并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军委授予的“雷锋式的好连长”吴志国和优秀人民警察葛汉斌两名烈士制作了汉白玉雕像。根据平顶山市烈士的实际情况,建造了可安放180名烈士的墓区,修建了墓道、墓穴,刻制统一的烈士墓碑,烈士墓区内现安放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平时期等不同时期烈士的遗骨遗骸69位。烈士陵园内还建有办公室、值班室、接待室、公厕等配套设施。2007年将市青少年宫陈放多年的两辆坦克、三架飞机搬迁烈士陵园,通过驻军的帮助,投资3万余元对坦克、飞机进行了修补、喷漆恢复一新,成为烈士陵园国防教育的一道风景。
(四)江苏镇江市烈士陵园
镇江市烈士陵园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北固山前峰, 始建于1966年,占地近百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江苏省省会和国民党军法会审处所在地。北固山下作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刑场,洒满了数百名革命志士的鲜血。走进其中的烈士纪念馆,我们可以看到馆内重点陈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直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31名烈士事迹,采用了声光电控多媒体等高科技陈展手段,全方位地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
(五)江苏江阴市革命烈士陵园
江阴市革命烈士陵园地处风景秀美的黄山脚下,依傍山势,座北朝南,下设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它始建于1994年4月,建成开馆于1997年4月,占地36300平方米。这是一座融合古今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群,庄重古朴,气势雄伟而肃穆,远远望去就象一艘扬帆远征,正乖风破浪、驶向胜利的渡江战船,令人浮想联翩。
二、收获篇
在线下实地考察完成后,我们统一在线上开展了实地采访工作人员及参观人员的讨论与总结。成员们得知,烈士陵园平常的客流量并不少,不单单是当地各个学校、企业经常组织参观,一些较近地区的游客也常常来参观游览。而政府也非常重视烈士陵园,会定期进行建筑的修缮和展馆内容的完善。陵园在管理上也非常严格,比如在特殊的疫情期间,未戴口罩并且没有健康码的人不得进入,同时,陵园严格控制人流量,避免聚集。在陵园内,我们还看到了在现代人们对烈士精神的传承,有对行善举的人们的公示,并对道德模范进行表彰,建功德碑。
根据线下参观调研的情况和线上的总结小组成员们制作了问卷,广泛转发征集数据,从而进一步了解烈士精神在社会的传承情况。这份问卷面向全社会各年龄段设置,共计11道问题,问题设置主要针对参与者对于革命精神和革命教育的感受、了解情况和态度,同时还征集了对于烈士陵园从修缮到宣传等多方面的建议,帮助实践团队更好地了解烈士精神的传承情况。问卷调查共征集了来自125名参与者的回答,他们分别来自二十多个省,除了实践团队成员的家乡省份,还包括了多个不同省份,辐射范围较广。参与者中80%为15-25岁之间的青年学生,大多为共青团员,且女性占多数。
通过对参与者回答的统计与总结,团队发现超过70%的人对当地的烈士陵园有基本的了解,并且九成以上都曾经亲自去往陵园参观学习,也都表示通过对革命遗址的参观游览,从中了解了一些历史和相关的烈士事迹。但这其中80%都是由学校或团体组织去的,自发前往参观的占比较少,且60%的人选择了对参观烈士陵园只是“有一点兴趣”,更多的人也对网上扫墓采取中立态度,可见,烈士陵园有一定的普及度,但在青年学生中仍需要更多有趣有效的宣传方式,例如与自媒体、名人明星进行联动,从而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而不是当作一种学校布置的任务去被动完成。同时也要注意宣传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适应性,对于非学龄段的人群,宣传应更侧重社会的普泛式宣传,让非学生的社会人士和年长人士也广泛参与进来。当然,超过八成的人还是认为应当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也对陵园的修缮、宣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获得政府扶持、运用科技做出创新等,这些也为未来烈士陵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很多科学有效的思路。其中还包括建议与企业进行合作,推出文创产品来提高知名度,以及借助科技提供网上游览等多样参观方式,减少参观陵园的地域限制,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让烈士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传承涌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这些建议也反映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家乡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要期望。
三、总结
在烈士陵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烈士的生平,内心不由为他们那种崇高的精神而感动。他们为人民而战,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即使受尽折磨也仍宁死不屈,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只为后人前进的方向挂上一盏明灯,他们的精神值得赞颂,行为值得学习。
正是因为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也许我们无法体会战火纷飞的时代的艰辛,但我们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且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每个人都不仅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更应该深挖精神内核,与自己的专业技能相结合,为祖国的爱国教育献一份力,在赞颂中反思当今教育的不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4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