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的黄屯老街渐渐恢复了往常的生气,卖米饺米饼的呦喝声,往来居民亲昵的嬉笑声飘荡在老街上蒸腾的水蒸气中,熟悉的乡音在烟火气象中被反复咀嚼,回味无穷。这样的景象是独属于市井乡镇的景象,在城市的扩张中,城市的同化使得曾经熟悉的市井乡音逐渐消弭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间,成了游子浪客心间追寻不得的“朱砂痣”。为了找回曾经熟悉的乡音,传承日渐消逝的传统文化,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亲属称谓语为中心的安徽部分地区语言生活调查团于8月2日上午赴合肥市庐江县黄屯老街实地走访,在大街小巷飘荡的米饼香气中,记录庐江方言中亲属称谓。
朱永坤:黄屯老街米饼香
朱记米饼是黄屯老街上有名的老字号,他的主人朱永坤师傅今年60多岁,调研人员见到他时他正围着米白色的围裙,熟练地站在锅灶前忙活——添油加柴、烙饼翻面,一边咧开嘴对着志愿者们笑,中气十足地用黄屯话喊着:“小大姐,要辣的不辣的……小姑娘吃得少哦,个把两个的怎么吃得饱!”整条巷子里都回荡着朱师傅爽朗的声音。
听到调研人员的来意,朱永坤师傅亲切地拉着调研人员坐下,大着嗓门说道:“采访?可以啊!你们等等我,我把客人招待完。你们只管问!” 朱永坤师傅声音响亮、态度热情、自来熟,调研人员刚问到第一代,他就“自报家门”把以下三代的称谓语都报出来了:“我们不怎么分堂表,都叫大哥大姐,不喊弟弟妹妹,直接喊名字——长辈对晚辈,基本都喊名。”
大母舅、大老表、大姥、大大……他向调研人员详细介绍了父系亲属、母系亲属和兄弟姐妹在庐江方言里的读音,朱永坤师傅以爽朗乐观的精神感染了调研人员,展现了庐江方言特有的豪放热情,调研过程充满欢声笑语。
临别时,朱师傅咧开嘴一笑,中气十足地朝着志愿者们喊:“什么时候再过来啊?快把我招牌上的号码拍下来,下回来之前提前给我打个电话。让朱师傅给你们留点米饼!”
何福祥:万里游子记宗祠
在黄屯老街上志愿者们见到这样一位老人——他离乡万里半辈子,暮年回到家乡忙活起了盖宗祠,只为离乡万里的游子们有一个寻根的地方。“从建筑设计,到这上面刻的每一个花纹,都是我一手拉起来的。你们进来跨的高门槛是有讲究的……宗祠大门对着湖,湖水聚气……讲究风水的”,何福祥老人操着一口不太纯正的庐江话,动情地对调研人员说道,“宗祠建起来是好事,落叶要归根,起码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据何福祥老人介绍,他是建筑师,半辈子到处跑,老了就想回家乡盖宗词,宗祠已经盖了三年还没有完工。顺着何福祥老人的指点,调研人员看到宗祠是一栋高大的徽州牌楼式建筑,上面雕栏画栋,大门正对两棵老槐树和一汪湖水;里面一人怀抱粗、十几米高的圆形立柱极有气势,高楼上戏台搭起、屏风内牌位林立。屏风后面的供奉堂看了一圈,里面牌位林立,上刻已故长辈,下刻供奉子孙,大殿上悬挂几幅书法大字,写着“方何万世”、“永传香火”。
屋顶的小风扇吱呀呀地转着,何福祥老人架着腿,细细慢慢地和调研人员讲庐江方言里的亲属称谓,爷爷称为“爹爹”,外祖父称为“家公”……“你们调查这个,可是还有好多小年轻分不清这些称呼,连自己的根都不知道在哪儿,传统文化怎么传承?”调研最后,何福祥老人忍不住露出痛心的神情。
一方水土蕴养一方文化,庐江方言是这片土地上各个职业、身份的人的生活姿态的最好反映,他们响亮地说着本土的乡音,生活琐碎、邻里乡间那些杂事揉碎在传承千百年的方言里,成了当地居民独有的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我们调研各地亲属称谓,不仅仅是听语音、查称呼,更要看到讲着方言的人——那群活生生、亮堂堂、把方言演绎成多姿多彩模样的人!”调研人员吴敏动情地说道,“方言对各人职业、生活、生命的精彩诠释,这才是方言的魅力和灵魂所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