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承传统文化,新时代育奋进新人
7月26日-30日,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侨乡惟志队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承传统文化,新时代育奋进新人”为主题,围绕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将优秀岭南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打造以“线上博物馆,特色台山行”和“传统遇新知,文化永流传”为主题的云支教创新课堂,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鼓励学生为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为在新时代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做出创新性贡献。
线上博物馆,特色台山行
“线上博物馆”特色课程之“一纸家书抵万金”由朱有俊老师设计并讲授。7月28日,朱老师以侨批为课程主要线索,带领学生追溯侨批的来源,了解有关侨批文化的各类文物,及其背后令人动容的家庭故事。情真意切的侨批、斑驳老旧的水客证、朴实无华的箩筐,皆铺满了时间积淀下的灰尘,而又无法掩去其身上的温暖。如今,意蕴深长的银信墙已成为台山地区一大标志性建筑,展现出侨乡文化的特色风貌。学生从老师的讲述中领悟华侨精神和文化,并对侨批及其相关文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李绮丹老师与张伟琪老师则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讲授“线上博物馆”特色课程之“侨乡风情古建筑”。
7月27日下午,李老师充当引路人,带着学生从永庆村、横江村等古村落走到了梅家大院、碉楼等古建筑,一张张惊艳的图片,一句句生动的讲解,揭秘了风情台山背后的故事;张伟琪老师从历史、地理等方面揭秘南粤八大古驿道的前世今生,带领同学们领略古驿道独特之美。随后,她以台山特色建筑为路径线索,展现汀江走廊沿岸独特的侨乡文化。在本节课中,同学们深入了解到历史文化遗迹背后的精彩故事,感悟台山华侨在战火岁月里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情系故乡的的热忱,领悟到台山独特的精神价值,与内心最深处对家乡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怀。
世界本就是一座博物馆,每一座桥、一条路、一栋楼,背后都有着生动的历史故事。“线上博物馆”系列课程带领学生利用互联网“游览”台山,由教师通过便利的线上课堂向学生讲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传授文物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用创新形式讲授台山特色,课程新颖有趣、内容生动,与学生实际生活地区联系密切,能够使学生对当地文物及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遇新知,文化永流传
追求动听的音乐、可口的美食可谓是当代青少年普遍的兴趣爱好。7月27日上午,廖静怡老师从时代青年的这一特征入手,将音乐、美食的“新潮流”与岭南文化台山文化等“旧传统”结合起来,着眼于台山作为“岭南音乐的发源地”、“岭南美食的聚集地”以及“岭南文化的折射地”三个方面,打造了以“感受多彩侨乡,品味特色岭南”主题课程,向同学们讲述了台山文化在岭南家族中独特而又鲜明的历史地位。本节课有助于同学们在了解台山的文化特色的同时,认识到本地区文化与岭南文化既紧密融合而又相互独特的关系,体验到多彩的特色文化魅力,激发对岭南文化和台山文化的热爱,牢记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里,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符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7月27日至7月30日,陈丹虹、吴晓莹和龚建刚三位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创新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并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电脑软件展现传统文化。陈丹虹老师利用Office应用软件中的Word,向学生讲授卡片制作的方法,用Word制作关于台山民歌的介绍卡片;吴晓莹老师将台山文化以图文的方式与PPT信息技术相融合,让学生掌握PPT相册的制作方式,鼓励学生利用PPT制作关于台山文化的相册影集;龚建刚老师通过讲解Flash动画制作,以“摇曳的中国结”“巧手剪纸”和“栩栩如生的皮影戏”为例,教授学生如何将传统文化制作成相关素材并运用于动画当中。本系列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作意识,为新时代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辟新的途径。
我们扎根于深厚的历史,不断地开拓光明的未来,新时代里更加需要创新的方式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遇新知,文化永流传”,这些课程实现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新载体让文化遗迹走到大众身边的目标,彰显了台山的独特韵味。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鼓励学生为振兴家乡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时代新人,激励学生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投身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当中。
撰稿人:张炜洛 吴晓莹 黄淼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侨乡惟志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