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与青岛市建筑节能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闫迎龙摄
自2014年起,青岛市开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编制《青岛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导则》,开展有关示范项目建设。近年来,以“被动房屋,主动亚洲”为主题的第一届亚洲被动房大会、以“能耗监测——被动房节能最有力证明”为主题第四届亚洲被动房大会相继在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举行,逐步为被动房理论的研究与落实提供符合地缘特征的解决方案,推动被动式产业的发展。
8月19日,为了解青岛市现阶段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及推广情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迎风行实践队来到青岛市建筑节能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交流学习。
了解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有关推广政策
中心的何总工和刘科长向队员介绍,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简称被动房)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近几年,青岛市积极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青岛市民居住品质,在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刘科长介绍到,青岛市自2014年以来,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2017年,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青岛市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何总工补充到,这一技术导则填补了青岛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空白,为今后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起到积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随后,刘科长为实践队员讲解了2018年了六部门联合出台的《青岛市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了工作目标和7条具体的扶持政策,主动引导和号召青岛建筑企业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引进和吸收,创新开展绿色保险试点。实践队员们一致认为,青岛市在超低能耗建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通过金融、财政、规划、建设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促进青岛市建筑绿色发展。
探讨被动式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可行性
示范工程科的工作人员与实践队队员就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农村地区是否值得推广进行交流,工作人员指出,“当前被动房仍处于发展前期,增量成本较高,现阶段不太适合收入普遍相对较低且对住房舒适度要求不高的农村地区;另一方面,一些适用于城镇的奖补措施与农村地区的情况不符,难以用于在农村地区的推广。”
队员赵学婷表示,虽然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现阶段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但保暖节能的技术理念在农村仍然具有可行性。工作人员赞同到,从2008年到2015年,青岛市逐步加快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绿色建筑及低耗能建筑等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其中,可再生能源建筑中太阳能热水一体化技术便与农村楼房较低以及有效日照面积大等特点十分契合。
认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本土化过程
被动房是舶来品,“不能为了推广而推广,要有一个过程,由点及面,从示范点到示范区,逐步扩大该技术的影响力”,对于技术推广,何总工表示,这是没有捷径的,只能踏踏实实,因地制宜地做好本土化工作。例如,在制定青岛市低能耗建筑导则时,便充分考虑了沿海城市风力腐蚀以及青岛气候等本地因素。
在问及优秀的本土化示范项目时,何总工表示中德生态园作为中国被动房发展的先行者,于2016年8月建成技术中心项目,成为2014年中德两国总理见证签约的6个项目当中最先完成的项目,且经过了中德两国专家严格的检测和针对性的调整,建筑能耗达到了国际标准。同时,中德生态园拥有比较完整的体验设施,可以切身体会运行效果,掌握专业的运行数据。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全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省份都在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本地情况的鼓励政策及示范规模。目前,青岛市由于在全国起步较早,相关政策较为完善,以中德生态生态园为核心的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最后,何工程师对实践队的立项及实践意义表示高度认可,欢迎大学生实践队关注了解建筑节能中心的工作成果,并愿意尽可能给予更多帮助和支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8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