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浮迹行”实践小队的队员们开始对江门市斗山镇浮石村的飘色传统进行实地考察。本次下乡考察的目的是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视。
古人云:祖宗之法不可违。在这个经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社会,文化发展同样不可忽视。浮石飘色文化是扎根于浮石村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时光沉淀的文化,在人类思想文明层面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浮迹行”实践小队为了让浮石飘色文化得到弘扬,队员们结合实际下乡考察得到的经验,挖掘其中内涵,推广宣传这种地方传统文化。
在开始实地考察前,王慧敏队长首先让各位队员们各自在网络上浏览各种关于浮石村飘色文化的信息,而其中有两名队员在图书馆查找翻阅到了相关浮石村的历史资料。队员间相互分享自己的收获,才使实践队的队员们对浮石村的飘色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浮石村的飘色,便需要进行实地走访,才能得到更真实、更确定的资料。而“浮迹行”实践小队就为此付出了行动。
王慧敏队长将下乡实地考察的任务布置给候珏和李炜玲队员,这两名队员负责对浮石村的飘色文化进行材料的采集,便于小队后期宣传工作的进行。
7月25日早上,两名队员经过长途奔波,终于到达此次的采访地点——浮石村。
还未进村,在远处便能看到村口写着“浮石”的硕大牌坊。进入村子,两位队员便赶往浮石飘色传承基地,想要一睹飘色“芳容”,这是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当两位队员到达时,却发现大门紧锁。当问到负责人为何大门紧锁时,负责人回答:“飘色只会在一些特殊的节日进行表演,主要是用来庆祝这些民间的传统节日,为这些节日增添热闹的气氛。”见不到仰慕已久的飘色,两位队员纷纷表示十分遗憾,不过还是选择继续在村子中走访,收集更多关于飘色的信息。
在村子中走访的时候,两名队员对遇到生活在村子里的村民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对村子飘色的了解情况。在采访村民,简单了解到村子的情况后,采访队员李炜玲询问:“村里有年轻人去学习传承飘色特色文化吗?”“有的,这个飘色表演的话,小孩子是负责被抬着的,所以说小孩子的体重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每两三年都会选出一批愿意去学习飘色文化,而且家长是同意的小孩子去进行这种学习教育,然后年轻人的话也是,就会选一些也是愿意去表演乐意传承文化的去进行教学。”村民如此答道。
在向负责人深入了解飘色文化后,两名队员得悉: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浮石村民列队抬着北帝塑像,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组成队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个阵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汉族民间习俗节日,吸引村中海内外乡亲和各级宣传媒体、各地摄影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她们决定往北帝庙走上一趟。
在北帝庙的庙前,依旧是一座十分显眼的牌坊。李炜玲队员和侯珏队员走进北帝庙,找到了有关浮石飘色的重要信息。她们在庙里的一处地方看到有关浮石飘色的介绍,上面详细记载着浮石飘色的由来、飘色的主要内容和近期飘色的发展:台山浮石飘色来源于“陕西高抬”清代和民国时期,北京和各地陕西会馆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时上街表演。清代乾隆年间,石举人赵家璧上京会试时,在无意中“识破机关”,掌握其中秘密,带回乡中推广,经过近200年的传承,形成今天独具一格的浮石飘色。其形式以及原理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而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此而叫飘色。每架飘色以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定名,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婵”、“木兰从军”、“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北帝庙一行,也是此次走访的尾声。虽然这次的走访没有真正观看到浮石飘色的表演,但在对村民们的采访、负责人的讲述和参观北帝庙之后,也总算对浮石飘色文化有了深刻的见解,也算是不虚此行。
浮石村的飘色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凝聚了百姓丰富的智慧、多彩的艺术,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理应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得到后辈的传承与发展。“浮迹行”实践小队希望通过队员共同的努力,使浮石飘色文化被更多新时代的年轻人关注、接受、喜爱,让飘色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