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学子走进苏州养老机构,探索苏州养老新模式

来源: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作者:曹甜雨

据苏州市民政局2019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苏州全市户籍人口达到7035490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83092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0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万人。“十三五”规划时期,苏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与此同时 “养老难”的问题也成为社会服务的重中之重。2020年7月,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助力养老先锋队”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们作为当代新青年,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当代苏州老龄化问题,强化尊老爱老意识,因此建立“苏州养老新模式”暑期实践活动课题,意图推动苏州养老模式完善,为破解苏州养老难题提供可采取的建议。

开展课题研究前,小组成员们查询苏州老年人口社会背景,了解政府相关政策制度,准备有关研究苏州养老机构及养老政策的材料进行申报立项。并通过小组内部协商与讨论在指导老师的审核下完成问卷设计,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发布问卷得到科学合理的调查结果。团队负责人申质慧每天在线上提前发布相关的活动安排,制定相应实施计划,促使线上和线下各子小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

为应对疫情影响,保障团队成员人身安全,实践计划灵活变动,实践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风险降到最低。线上小组成员莫洧琪与王冬妮在前期查询大量有关苏州养老新模式——虚拟养老院的文献资料,整合虚拟养老院运行的流程、对应的受众人群、未来发展前景等相关信息,结合2020年初,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六个方面共22条具体政策措施,对未来苏州养老新模式的变更展开新思考。

7月12日,为使成员们对苏州养老新模式工作情况获得真实反馈,团队成员薛舒湉与吴丹艳来到吴中区翠芳新村公园对适龄老人进行街访。街访前通过与线上成员共同商议形成了针对街访的访谈提纲,并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随着苏州经济发展与务工人员流入,许多老人跟随子女来到苏州定居,所以他们的养老形式多为子女养老,认为养老院完全用不着;而子女经济条件较好的且自己也有退休金的老人表示有条件的接受养老院。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老人都表示自己所在的区域没有社区养老模式,且养老新模式尚处于起兴阶段,大部分老人甚至是年轻人对于智慧养老模式都不甚了解。

7月14日上午,团队成员龚玺与唐天怡来到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德颐善日间照料中心,实地探访老人们在此的生活情况,以了解苏州目前的“养老新模式”,为解决养老难题提供可采取的建议。此次探访中,成员们了解到,以往“养老难”的问题大多是由“老人居住在养老院无法享受到家庭与亲人的温暖”与“住在家里白日无人照顾”两者之间的矛盾所引起。而“日间照料”的养老新模式则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上述矛盾,老人们白日在照料中心接受生活照顾、参加娱乐活动,晚上回归家庭享受亲情的温暖。中心时常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例如周二读书会、周四红歌会等。

探访当日正值周二,团队成员与老人们一道参与了晨会,在晨会上,韩传寿老先生同大家讲述了自己所编写的《晚年幸福生活行为》,从他抑扬顿挫的讲述中知晓了他所向往的晚年生活,感受到了他对目前生活方式的满意;吴菜芹女士则分享了自己在当地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忆童年》,通过分享儿时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呼吁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团队成员龚玺和唐天怡表示:“晨会上两位老人的分享,让我们认识到养老工作在保障老人吃饱穿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到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通过此次探访,成员们对苏州现有的养老模式有进一步的了解,团队负责人申质慧在采访中说道:“对于苏州养老服务新模式进行实践活动,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为苏州做点贡献,尽自己的力量使苏州老年人能早日实现‘老有所依’。”

7月16日,团队前往苏州怡养老年公寓,参观老年公寓并对其负责人进行采访。四位团队成员借助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对接人员高进先生取得联系,通过他的介绍在老年公寓采访到焦玉女士。采访过程中,焦玉女士对养老服务新模式也提出了她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使团队成员们开拓了思维,对老年群体和老年服务的了解更进一步。她向团队成员们透露,苏州的养老政策要比其他城市好出许多,一是许多养老院属于国企,要在苏州树立标杆;二是苏州有区域性养老中心,即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养老中心,十分便民。而对于养老院的未来趋势,她则表示:“未来养老院应该更加注重养老细分,更加专业,对老人的需求除衣食住行乐外发掘更多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在参观老年公寓的过程中,成员们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此项目的优势是文化基底较深,一直传播着苏氏文化养老。整个园林的建造、平时的娱乐活动等都是以苏氏风格为主,如每年会有旗袍秀、评弹、昆曲等,入住的老人多数是苏州人,也有部分上海人,曾经还有六位北大教授因对苏氏文化有较深的感情一块入住。

实践活动结尾焦玉女士提出,养老的关键是要看政府的推动,不能单靠一个企业或者机构的努力,要向民众推行、介绍新型养老方式,提升民众关于新型养老的意识,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养老品质很关键,注重老人精神层次的满足、个人价值的体现,老人其实也是可以反哺社会的。在团队与负责人的配合下,“助力养老先锋”实践团队线下采访顺利完成,并通过社交平台向组长报备平安。参观老年公寓使成员们对于老年群体有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对公寓负责人的采访,也对养老服务体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对自己所探讨的“养老新模式”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成员们对于此次活动的经历与感受进行总结,

苏州市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并处在养老模式变革时期,政策鼓励对于养老服务业的研究。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助力养老先锋队”暑期实践团队聚焦当代社会热点,结合当下发展,探索具有积极性、创新性的养老保障模式。此次实践活动使成员们对未曾思索过的领域有了新的了解,他们认识到,无论年轻与否,都可以提升个人价值,对社会进行反哺,为各自群体、为社会创造价值。

文字:曹甜雨 摄影:龚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爱心起航 让梦飞翔
爱心起航让梦飞翔汤山爱心学校云课堂暑期支教团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十年汤爱,为梦前行。汤山爱心学校支教项目一直致力于为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支教志愿服务,自2010年发展至今,已走过十个年…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天津实践团协助家乡开展人口普查工作
大学时代是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第一步;是提升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此次社会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韩朋汝选择了在家乡的镇政府下设…
石工学子在六安:感悟红色文化
为弘扬大别山精神,感悟红色文化,深入了解到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艰难与现有革命成果的不易,故土乡情实践队于7月20日走访了位于六安九墩塘的大别山烈士纪念园。在纪念园的走访中,实践队瞻…
助力脱贫攻坚,放飞青春梦想
助力脱贫攻坚,放飞青春梦想—记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曹婧丰同学赴陕西省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扶贫之行为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2020年7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曹婧丰…
广西大学生清理大明山垃圾,为共同的家园献出一份力
大明山位于广西南宁,分布于上林、武鸣、马山和宾阳四个县,为自治区级水源林保护区,山上动植物资源丰富,云雾缭绕,被誉为“天然氧吧”。上林县是大明山泉的源头,山上泉水可以直接饮用。虽然山上已有垃圾…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展示
入蜀地,共同迎接希望的曙光科技筑梦未来——进行时“你们的父辈已经困在这片大山里大半辈子,我们嗨列洼取村就没人能走出去吗?我不信,也不许你们相信!”村长阿尔子体指着将他们包围住的大山对着几个孩子…
“PUR”探访基层,村民诉绿化衷肠
2020年8月13日,为了解基层村民对于乡村绿化与乡村振兴政策的看法,实地考察乡村绿化美化生态工程普及程度,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PUR”绿业调研团深入北京市太师屯镇太师屯村,采取“提前预约+街头随…
社会实践———个人心得(1)
何亦:我是何亦,暑期我在小区里做志愿的文明劝导员。在小区内巡查,劝导不文明的行为,例如非机动车的乱停乱放,垃圾没有扔进垃圾桶或是没有盖上垃圾桶盖。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是两天下来,小区的环境改善…
巢湖学院“汤山爱心学校”云课堂暑期支教团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巢湖学院“汤山爱心学校”云课堂暑期支教团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十年汤爱,为梦前行。为积极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好地服务巢湖地区留守儿童,扎实稳步推进汤山爱心学校志愿服务项目,巢湖学院“汤山爱心学校”…
皖医“倡新风”志愿者街头话交规
2020年8月19日,皖南医学院法医学院“倡新风”小队组织开展第三阶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走上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街头,给环卫工人和交警同志送水、教授来往行人一些交通文明知识,为维护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