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当前许多非遗面临着衰退、濒危、甚至销声匿迹的危机。面对这种现象,临沂大学招募志同道合的同校伙伴,组成了临沂大学赴浙江温州非物质文化实践小队,团队成员经过半个月的选题、实践地点选择、线上线下会议,决定前往温州瑞安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追随前人古韵足迹,体验现代手工技艺。
采成蓝夹缬博物馆是我国首个由非遗传承人创办的蓝夹缬博物馆,也是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技艺传承基地。温州蓝夹缬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女士就是蓝夹缬技艺“非遗”传承人之一。她凭着对蓝夹缬这门老手艺的挚爱和匠心坚守,带领着几位传承人,在蓝夹缬传承之路上走得坚定而有力。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于8月11日早晨前往瑞安市马屿镇采成蓝夹缬博物馆。
了解渊源,感受制作工艺
临沂大学实践小队到达博物馆后,王女士热情迎接。稍作休整后,王女士通过播放幻灯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团队介绍讲解蓝夹缬的渊源以及印染过程,并鼓励团队亲自实践感受蓝夹缬的制作工艺。她介绍说,古人称染色为缬。夹缬,距今已有约两千年历史,是中国四大染色工艺之一。蓝夹缬技艺以靛青为染,用两片纹样对称的木板夹住丝或棉料染制出各种图案的织品。
情谊深厚,提高传承意识
随后王女士带领我们前往博物馆内进行浏览并详细讲解,在与她的交流中,实践小队感受到王女士对蓝夹缬的深厚情感。近几年她明显感觉到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的普遍提高,因此她对蓝夹缬博物馆以及蓝夹缬这一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仍充满信心。对于王老师而言,传承无关于血缘,而是真心喜欢并乐于学习的态度。同时,王老师自身也在不断探寻蓝夹缬艺术的延伸。除开办培训体验课外,她目前正与高校及其他机构沟通,想让更多人了解蓝夹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传承,融入现代元素
在蓝夹缬的传承和创新中,临沂大学实践小队目睹了蓝夹缬人的努力,博物馆内除了有蓝夹缬制作的工具陈设,还加入了DIY蓝夹缬服饰元素,让参观者对这一工艺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在瑞安市区的蓝夹缬实体店内,除了普通的蓝夹缬制品,还将家具布艺,窗帘,墙画融入蓝夹缬,使其更贴近日常生活,为更好传承和传播蓝夹缬文化打下基础。
智慧结晶,朴素却不普通
蓝夹缬的探寻之路饱含了队员们对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温情和敬意,通过这些朴素而不普通的手工艺品,饱览非遗传承人的技艺绝活,感受其中浓浓的工匠精神。穿梭在这个城市里,我们真切的触碰到,并感受到这样纯粹的蓝,期盼这样的蓝夹缬能一直被记得,这项手艺可以细水长流的传承下去。
“种蓝得靛,衣被乃染;雕花夹布浸,蓝白相与间。”漫漫暑假这一抹饱含山光水色天灵底蕴的中国蓝是否会让你一见倾心……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