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小科学家,逐梦不停息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大雷

小小科学家,逐梦不停歇

科技筑梦未来——前奏篇

2016年的7月18 日,“小小科学家”科技夏令营在青岛农业大学正式开营,六十多名小学生参加了开营仪式,并参观了专业的实验室,那是梦想最开始的样子。

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小小科学家”公益服务团带领着六十多名小学生参观了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从会自己转圈的双足机器人到奇趣吹球机等一系列有趣的小科技制作,孩子们激动而又期待。四年前的2016年,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科技筑梦未来”为主题,进一步开展大学生三下乡以及教育科普活动,时至2016年,服务团已经分别在青海省、青岛市开展了三年社会公益活动,“小小科学家”目的为小学生起到科普启蒙作用,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兴趣,为他们开拓第二课堂。

(图为小小科学家、电火花筑梦团、智绘贵州实践团出发前合影动员。中国青年通讯员 王淼 提供)

2016年7月22日,青岛农业大学“电火花”正式走入枣庄市山亭区下辛庄村,开展“小小科学家”科技科普活动,队员怀着满满的热切来面对这群天真的孩子们,然而真正见面之后,面对孩子们真挚的内心和纯真的笑脸,队员们意识到自己来到辛庄身上担负的责任,活动中的每一帧画面都能够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和期望。喧闹屋子的角落里,一个小姑娘靠在奶奶身边擦眼泪,原因是自己很想来参加这次的科技活动,奶奶腿脚不方便,走得慢了一些,心急的女孩急哭了;队员们就一直在做孩子的心理开导,姑娘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次父母离开姑娘都拽着父母的手不愿他们离去,从小跟奶奶住,也养成了安静的性格。服务团讲授的课程姑娘也只是独自坐着认真听讲,队员们一步步带领着她尝试着融入喧闹的氛围中,当她拿着亲手做的小制作给队员黄福茂看的时候,欣慰和心痛同时交织在队员们的内心,这个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向服务团讲述了对于科技知识的渴望,可是姑娘安静地让人心疼。也真实让整个服务团体会到“小小科学家”这个活动存在的意义,每个人存在的责任。

(图为小小科学家科技课堂水火箭制作现场,孩子们积极创作着属于自己的水火箭。 中国青年通讯员 景西东 提供)

机器人、奇趣吹球机、趣味积木四驱车、电磁秋千……一个个科技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科技兴趣,而志愿者在村委会举办座谈会上,也对村民提出的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用电问题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身为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村民们进行各种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宣讲,向村民们耐心讲解日常用电的注意事项,向村民讲解常见家用电器出现的安全问题,播放关于安全用电的宣传视频,以直观、生动的形式让村民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让村民谨记各种不当用电带来的危害,增强村民们的安全用电意识。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受益,队员们走街串巷将制作、印刷好的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单挨家挨户地发给村民,进行移动的知识宣讲、献言献策,向其普及常用电器安全用电知识。不少村民向队员们感慨:“以前未曾注意过这些问题,你们的宣讲让我们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希望你们大学生能够多举办这些活动,让我们村民增长用电的知识。”也让服务团受到了一些暖意,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欢愉。

透过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村民们淳朴的关怀,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追梦的热切以及对口帮扶乡村发展的重要,正所谓每一个人的梦想汇集起伟大的中国梦,为这些孩子们助力起航,为村民解决问题,也正是每一个队员实现自我价值,担起社会责任的表现。

孩子们热切的心和充满魅力的科技元素的碰撞,是梦想发光的样子,科技大讲堂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通过动手制作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意识。从最初的不熟悉到最后的不舍得,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孩子们,这些如水般幸福的时光定格在那年夏天,也时刻流淌在经历过的人心里。下一站,继续出发。(记者 张锦艺)

(图为小小科学家趣味课堂实践课,实践队员们正在带领孩子完成是实践创作。 中国青年通讯员 王淼 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2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三下乡|关注乡村建设,着眼城乡改造
一、内蒙古莫力达瓦段国道改造实践调研2020年8月16日,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小鲁班,大工匠”志愿服务队队员盖昊同学抵达内蒙古莫力达瓦,对国道111改造内蒙古莫力达瓦段进行了实践调研。根据当地负责人的介…
探清洁技术,习绿色溶剂
为了深入了解绿色溶剂以及清洁技术,8月20日,“Mg-Li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对山东理工大学清洁技术研究所进行了线上调研。线上调研采取腾讯会议的方式,由化学化工学院王晶老师带领实践团队走进了绿色溶剂——离…
池院学子三下乡:洪灾地区的经济扶助宣讲
今年入夏以来,由于持续性的强降水,安徽多个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而这些洪涝灾害对各地的经济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其中合肥市的三河古镇防汛形势极为严峻、险情更为复杂。8月20日,池州学院“脱贫政策及洪…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0年“助残筑梦,传递爱心”暑期三下乡活动第五天
2020年8月14日,土建学院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天,烈日炎炎,但依旧挡不住实践成员的行动。经过四天的实践活动,志愿者早已适应与融入了活动中。今天是周五,志愿者今天分组前往了留守儿…
复工复产稳健进行
复工复产稳健进行本网讯(通讯员张乃元)为响应国家复工复产政策,切实了解基层复工复产实际状况,8月12日至8月14日,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李同辉、文慧玲、罗瑶三人深入基层,走访了湖南省益阳市、…
在高屋建瓴发展之势的科技文明时代中,秉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守百年历史遗存。
在高屋建瓴发展之势的科技文明时代中,千百年来经过岁月淬炼与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经历式微、缺失甚至湮灭的现实过程。纵如此,仍有人秉承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初心,坚守着千百年传下来的历史遗…
“分类有道,永续‘规’宝”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分类有道,永续‘规’宝”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作为城乡规划系的学生,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是我们的必修课,为了能够将我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也为了锻炼自己,充实假期生活,在这个假期,我参与了以“垃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0年“助残筑梦,传递爱心”暑期三下乡活动第二天
8月11日是活动开展的第二天,志愿者们经过昨天的了解与熟悉,在到达被帮扶的留守儿童家中后,以他们的热情迅速感染了孩子,点燃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志愿者们主动提出辅导孩子假期作业,以自己的才干学识去为孩…
“锄禾”社会实践队心得
“锄禾”出自唐代李绅的一首唐诗,描述了在火伞高张的正午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是抒发了对农民真切的同情之心的唐诗。“锄禾”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同样取其精髓和用意,开展对粤西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情况,务实…
心辅相助,留梦守情 ——助力疫情后复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传播文明、树立新风中增长本领。8月10日,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小鲁班,大工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