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索蓝田,了解瑶族文化,找到真我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手工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 作者:柯以敏

(通讯员 柯以敏)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温室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而是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培养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意识,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自己打好基础。因此,在这个暑假,我不仅参加了兼职,还报名了“手工艺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希望借此机会好好磨练自己。

三下乡的意义,对大学生来说,是去接触与自己从来没有交集的人、事、物。在拓宽眼界,增长知识中,明白自身的不足,了解外界的精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仅靠网络和书本上的知识图片,并不足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便是三下乡的意义。

因为这次很荣幸的担任了调研组组长这个职位,所以感到肩上的责任更是重大,在这个“三下乡”正式开始之前,我和其他组长便在队长的带领下先起稿策划书和安排其他重要事宜。由于今年的疫情,导致我们只能在线上开展此次“三下乡”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我们本来敲定了在另一处地方进行线上调研活动,但由于当地政府忙于近期的创文活动,没办法与我们对接,所幸,我们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瑶族乡的非遗手工艺“织带仔”作为本次调研对象,因为是线上调研,无法实地考察,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和人脉资源,不断地进行联系,最后终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盖章,忙碌了几天的我们终于放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是重要的招募队员活动,大家紧锣密鼓,在共同讨论之下,我们最终选择了能力和性格都比较符合我们这支队伍的几位成员,既是团队,团队协作能力比个人能力更重要,后来证明队员们真的都非常棒,尽心尽责!

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在8月2日开启了“三下乡”的征程。

8月2日早上八点,我们便召开了动员大会,在组内进行有条不紊的分工,在收集整理资料中,大家对“织带仔”这个非遗传承手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瑶族这一少数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观看了有关蓝田文化的视频,采访了惠州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更是幸运的采访到了“织带仔”传承人,热情可爱的朱木恩阿姨,当时阿姨的家人为了方便我们采访,还特意下载了腾讯会议,积极主动帮助我们,这让大家都感动了许久,有一种守的云开见月明的感觉。要知道,我们联系了几位相关工作者都表示没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或者突然有事离开了,线上调研的不易大家都深刻的体会到了。

而通过线上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很多人都不了解瑶族的“织带仔”,甚至大家都没听说过,所以这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该手艺面临传承无人的难题。朱木恩阿姨更是告诉我们,现在人们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即使政府组织教学,也无人回应,因为大家都觉得麻烦,宁愿买成品,但目前机器制造的“织带仔”是没有花纹的,只有手工才能织出花纹。阿姨更是表示,她非常想教别人学习这门手艺,外地人也可免费找她学习,这些真挚的话语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后来,我们制作了PPT,通过宣传讲座,图文并茂的像大家讲解了瑶族乡,蓝田,织带仔等,目的就是希望让大家对这次我们的调研对象更了解。文化的传播总是在主动与被动中进行的,需要人去主动让人被动了解。最终让文化在循环传播中得到真正的宣传,让更多不了解甚至不认识的人看到它,让感兴趣有能力的人去学习继承它。很多文化之所以会在历史洪流中遗失,不是因为这种文化不值得,而是因为没有遇到对的人,传播便是在茫茫人海中让他们相遇,给他们牵红线。

8月8日,我们结束了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在这几天的活动之中,我感触颇多。我发现三下乡根本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简单,出策划,找资料,对资料,开讲座,联系蓝田的负责人等,即使吃了很多闭门羹,但也得到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再找资料过程中,我也无意看到了之前学校去过惠州蓝田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在2018年的时候也开展三下乡到当地进行了调研活动。在于师兄师姐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当地的“织带仔”其实已经没人愿意去了解了,这让我们非常感伤落魄,而他们也提到,其实他们更希望我们能去当地支教,当地的孩子非常喜欢他们,就在七月底他们又去了那里见见那些充满童真的孩子们,为他们带去物资,给他们讲课,让他们知道外面的很多新事物,陪他们玩游戏。我想,若不是今年的疫情原因不予许,我们肯定也会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吧。同时我也在这几天得到了很多锻炼,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团队合作,与队友交流,与人沟通,写策划等。这些都是我在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中得到的无二宝藏。

不可否认,中国现在有很多非遗文化正在慢慢消失,据统计,有500项民间艺术半数以上处于失传、休眠或半休眠的状态,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实。在科技飞速发展,机器不断取代人工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去看一看,身边正在走向“灭亡”的文化遗珠。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除了“织带仔”,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甚至没被挖掘出来就已经消失的文化手艺,是不是等到以后,我们都要在博物馆才能看到被陈列展览的来自大街小巷的它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手工艺品承载着人民的记忆,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该忘记它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0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纷纷踊跃参加,用热血传递爱心,以行动诠释担当。为确保此次……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

校团委(本网讯李家毅)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校学生会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协作与凝聚力,2024年11月13日13时,校团委于我校三期操场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此次活动由文体部策划筹……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校团委潘姝宁李家毅张冰)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年10月22日,沈阳城市学院2024年“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百辩青春,筑梦前行”第十三届“雄辩绿岛”辩论赛晋级赛成功举办

本网讯(校团委任弈飞)2024年10月23日18时,沈阳城市学院“百辩青春,筑梦前行”第十三届“雄辩绿岛”辩论赛晋级赛于我校建工楼G410教室成功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代表作为评委出席本次比……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新梦启航,共筑辉煌”第十六届校学生会召开纳新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大会

本网讯(校团委张嘉琪张茹欣)2024年10月16日15时,“新梦启航,共筑辉煌”第十六届校学生会于南楼宴会厅召开纳新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大会,校团委李姝老师、王湉瑞老师及校学生会全体成员出席……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第十三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

本网讯(校团委任弈飞潘姝宁)为培养学生思辩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2024年10月9日18时,沈阳城市学院“百辩青春,筑梦前行”第十三届“雄辩绿岛”辩论争霸赛初赛于我校建工楼G410教室成功举办……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红动中国·爱传天下”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孙烁)2024年10月9日13时,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沈阳城市学院于我校南楼开展“红动中国·爱传天下”无偿献血活动。我校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广大师生……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2024体育狂欢节暨篝火晚会圆满结束

本网讯(校团委罗丹艺)2024年9月22日上午9时,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二届体育狂欢节于我校二期操场隆重举行。沈阳城市学院董事局主席、校长徐伟浩教授,党委书记刘怀民同志,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农膜行业在疫情后恢复良好,呈现新活力
8月1日至8月8日,徐昕儒通过联系实地拜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农用薄膜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了解到了国内农膜行业现状及疫情给农膜行业带来的影响,并到田间实地考察了农用大棚的使用情况。中塑协农膜专委会是…
戎葵花开——南航支教团
2020年暑期,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戎葵花开实践团队,去到江苏南京、四川甘孜、甘肃金昌、重庆等地,着力于打造特色民航科普类知识,进行民航知识科普。由于疫情的影响,“戎葵花开”支教团改变了以往线下…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天使在行动”支教团:来日方长,一期一会
时间就像上了马达的齿轮,总在我们意想不到之处加速。十多天的支教生活到今日已经圆满画上句号。8.21上午9点整,在队长牛婧宜的主持下,召开了线上告别会,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会上先是由队长发言,接着邀…
资源学院学生开展退役军人信息录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姜楼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一周后,前期信息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工作组的工作由线下信息采集转为线上的系统录入工作,将前期采集的纸质版信息表录入到系统里。随着工作的进行和县级相关部门的督促,工作任务…
池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访大别山烈士陵园,集红色事迹,授爱国情怀
为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传承红色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2020年8月15日,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赴家乡“集红色事迹,授爱国之学”实践团成员徐雨和周佳来到大别山烈士陵园。大别山烈士陵园是安…
参观红色基地,致敬革命先烈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化工学院学生会举行“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7月21日上午,王砚泽同学前往河北省马本斋纪念馆参观学习。马本斋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献…
了解疫情期间群众生活状况,感悟基层工作者们英雄气概
“迎光赤子”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分组调研所在地的商场等周边村镇沿街展开问卷调研,旨在站在民众的角度看待疫情防控力量,进一步了解民众对疫情防控的态度,加固疫情防控常态化。随后,通过线上交流讨论对…
“手工艺”黄茜三下乡个人感悟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即使在这一年中,我们虽然不幸的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够开学,也不能够见面。但是还是不能够阻挡我们的三下乡活动的按时开启。在8月2日到8月8日这段时间中,因为疫情,我们的队…
“扬战疫精神,植爱国情怀”——街头走访调查,了解群众所需
“迎光赤子”实践团正式开启第一天的走访调查,此次调查形式以发放问卷为主,分别就青岛市,潍坊市,东营市三个地区展开调研,旨在站在民众的角度看待疫情防控力量,进一步了解民众对疫情防控的态度,加固疫…
致敬基层工作者:星星之火,可以亮原
基层工作者从不明亮。大多数人对基层工作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它繁杂的文件整理,没日夜的加班加点,还有直面着最直接的政府与人民的矛盾关系,这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是选调生们的第一份工作,他们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