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张严梓】社会实践感言
翻炒的香味、蒸腾的暑气、挨挤的街巷……在叫卖声的此起彼伏中,在光与影的疾速变奏中,地摊经济的重启,氤氲出了最暖心、最可亲的人间烟火气。
近年来,出于市容整治与规划需要,很多城市都喊停了马路摊贩与灯光夜市。但这几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小店、零售商家谋生困难,因而不少城市主动为地摊、夜市“松绑”,意在推动复工复产,刺激经济发展。
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也明确指出,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考核内容,地摊经济成为城市里最具人情味的风景线,是中国的生机。
而我们“1208号光影小组”赴青岛小分队在南区琴岛经过一天不停的奔波,去过珠海路街道办事处、台东步行街办事处、市南区城管行政执法局珠海路中对以及拨打了无数个有关执法部门的电话,终于在台东街道办事处得到了接待,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我总结成了一下几点:
总而言之,鼓励发展地摊经济政策已出,当务之急不是讨论这项政策的好与坏的时候,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来应对和解决地摊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发展地摊经济必须要完善好相关制度、条例、法律要求。只有把整体框架完善好了以后再逐步推广,才能使得地摊经济有序有条理的发展。
其次,摆摊设点,一头连着民生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治理。重启摆摊经济,势必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厘清商贩摆摊和公共利益的权责边界,为商贩提供相应行为清单,鼓励其在允许的范围内规范经营。
最后,地摊经济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在城镇化过程中要保护好其特有的文化特色,现代化大都市、冰冷的混凝土还是需要一些烟火气给人一些幸福感和归属感。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经济有待回升,兜住民生底线、促活被疫情“冻结”的经济,才是当务之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而地摊经济的复苏,就如细雨,能够润及小微商户、普通民众;又如春风,吹拂了就业,也给消费带去了生机。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的特点:门槛低、风险低、价格低。摆地摊无需租金、无学历要求、进货成本低、售货损失少,只要有想法,人人都能支起小摊,成为“一摊之主”。而地摊商品价格低廉,也恰恰满足了后疫情时代群众消费能力下降的需求,消费者有能力消费、有意愿消费,自然就给经济注射了强心剂。
往时,地摊经济是边缘经济,很多人认为摆地摊“难登大雅之堂”。而如今,地摊经济凭借自身的特质优势,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度过了疫情难关。有了政策的倾斜,又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相信在未来,地摊经济仍能继续发光发热。
(图为实践团队青岛小分队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0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