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中,青年逐渐成为各类慈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群体。通过对青年群体的调查,了解青年群体慈善意识与参与意向的现状,培养青年群体的慈善意识,增进对慈善活动的参与意向。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对于青年群体慈善意识的培养,通过让青年学习慈善事业服务的内容,进行慈善方面的培训,参与慈善事业服务,形成一定的慈善意识。在加拿大,通过LTG课程对青年进行慈善事业的教育,在美国,《国家与社会服务法案》鼓励青年群体每年要完成1400小时的义工时长。不仅如此,国外大多数学校将参与志愿服务时长与就业相挂钩,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而国内慈善相关研究往往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五个方面去研究青年群体的慈善意识培养,实际生活中对青年群体慈善意识的培养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更多的是对青年群体慈善意识培养这一方面的研究,极少有研究青年群体对于慈善事业的参与意向的分析,本课题将从主观、客观两大角度入手,从个人意愿,积极程度,参与途径选择,参与条件,途径优化等方面对青年群体慈善意识及参与意向进行研究。
2020年7月,通大学子就新时代青年慈善意识与参与意向展开调查与研究,得出新时代青年慈善意识与意向的现状,该调查有助于提高新时代青年对慈善的关注度以及对自身慈善意识的提高提供建议。
根据新时代青年慈善意识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年都是非常乐意参与慈善活动的,但也有少数青少年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是迫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因此要着重培养这部分青年的慈善意识,通过互联网等创新手段积极宣传慈善,带动青年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新时代青年慈善参与路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主要因素为缺少相关渠道,缺少慈善相关信息,以及没有足够资金。据此,成员们分析出大多数青年的慈善意识是存在的,但是客观条件譬如渠道不清晰对青年们的慈善行为有所制约。目前,国内外的学者虽然对社会公益慈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公益慈善活动的激励研究却不多。2013年,为了规范慈善活动,我国颁布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慈善法》。在传统的慈善捐赠因为流程不透明而被质疑之际,我们开创了更为公开透明的网络众筹平台,即使网络众筹平台也存在一些漏洞,但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与完善中,相关审核机制会越来越健全。
“宽和慈善,不逆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小爱涓涓成细流,大爱无疆书华章。正如纪伯伦所说“生命才是生命本身的施舍者,而你,自以为是施舍者,却只是个证人。”上天赋予我们生命,也赋予我们行善布施的使命。慈善,是对人类的热爱,凝聚了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3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