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孕育着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周村烧饼便是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传的杰出代表。为了解周村烧饼发展现状,帮助解决周村烧饼发展所遇问题,2020年8月8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成员高溢洁在周村古商城进行走访调研。
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周村烧饼,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是山东省著名传统美食之一。周村烧饼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在走访时,调研队成员品尝了正宗的周村烧饼,深刻感受到其酥、香、脆、薄四大特点,对这一非遗文化传承赞不绝口。工作人员告诉调研队成员,正宗周村烧饼的制作,要经过配方、延展成型、着麻、贴饼、烘烤等多道工序,制作过程非常精细繁琐,而配方、成型和烘烤则是制饼的关键,这都离不开制饼师傅多年的经验。附近居民对这一历史传承感到骄傲,热情地向调研队成员讲述周村烧饼历史和发展。周村烧饼历经千年,也有许许多多的改进,但制饼师傅们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心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耐心,认真做好每一份烧饼,保持周村烧饼的独有特色,将这一非遗文化更好的展现在大众面前。
时代发展,遭受冲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周村烧饼作为纯手工制作工艺,也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走访中调研队成员看到,烧饼制作主要依靠老师傅,很少看见年轻的面孔;即使在周村古商城,也只有少见的几家店制作正宗周村烧饼。在与同学们交流中调研队员也发现,周村烧饼,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出名,大多数同学表示并未见过,还有一些同学甚至压根没有听说过,在同学们的认知里,周村烧饼只是普普通通的烧饼。每一个老字号品牌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这些历史中包含着的各种文化形态,又被老字号发扬光大。传承,是消费者对老字号的认知中一个独特的标签,也是老字号品牌形象中弥足珍贵的元素。但显然当今时代条件下,周村烧饼发展止步不前,历史文化传承面临巨大阻碍,这种现象引起调研队成员的深思,决定进一步进行走访。
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调研队成员对游客,制作师傅,店铺工作人员进行了大规模走访调查,对周村烧饼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概括:第一,生产竞争的加巨,烧饼制作方法多样化,周村烧饼制作过程复杂,价格相对较高,竞争优势下降;产业结构单一,单纯卖烧饼收入低。第二,大量手工艺人因年龄已高退出制作行业,年轻人更追求高收益,周村烧饼制作工艺后继乏人。在对年轻人从业意向的调研中不难发现,制约青年工作者的因素,并非制作周村烧饼的学费,也不是制作的工序,而是工资和工作环境:周村烧饼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站立且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强度大,而且每日的工资和制作量、销售量是分不开的,这也制约收入增加。如今,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对年轻人来说,仅仅靠卖周村烧饼,并不是养家的好法子。
图为调研队成员拍摄的师傅正在制作周村烧饼。
调研队成员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随着近些年快速发展,许许多多的非遗文化传承都面临类似的问题,也都在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些解决方案的总结,调研队成员发现借助市区等各方新闻资源宣传周村烧饼品牌和企业文化是一个极好的法子,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周村烧饼,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周村烧饼,同时可以参与及举办有关周村烧饼文化主题的活动,打造文化系列及周边旅游纪念产品,在扩大知名度的同时,也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周村烧饼形成文化产业,增加收入。
调研队员走访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近些年政府也在做出一些努力,建设周村烧饼文化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展现周村烧饼的历史文化传承。但显然,仅仅靠政府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相关传承人,公司企业突破传统思路,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如利用互联网,利用电商,利用新闻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周村火烧,让周村火烧走向千家万户。同时,还要注重对老工艺传承人进行挖掘,抢救性传承文化,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邀请专家,学者和老工艺传承人进行座谈会,完善周村烧饼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能够促进周村烧饼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拓宽发展路径,推动周村烧饼进一步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群众智慧下的产物,它存在的意义对于地方人民群众丰富自己的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调研队成员的努力让大家知道周村烧饼的历史,促进周村烧饼的进一步发展传承。也希望更多人投身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维护中华民族独特历史和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