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组成的“壮乡同心宜山行”实践小队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开展为期14日的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支教活动来深入了解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并进行一系列扶贫调研活动。
艺术织梦,法治护航
7月28日,在河池市宜州区岩田村的岩田小学,清脆的欢笑声跳跃在群山之间,彩色的纸飞机盘旋在蓝天之下,这是实践队在“视觉素养导论”课堂上带领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并亲手实现折纸艺术动感的美。“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的化育作用是育蔡元培先生所推崇的,也是实践队员们期望带给孩子们的。捏陶泥,制沙画,在后续的课程中,孩子们与美术携手,和想象同行,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作品,在重山环抱之中,编织起了徜徉艺术天空的梦想。
实践队还联合河池市委政法委,于7月31日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进校园”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任务。青少年成长的澄澈天空,绝不能被邪教的阴霾玷污,而乡村的孩子们由于平日信息来源的相对单一,更需要科学法治宣传来构筑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基于此,实践队员陈诗瑶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反邪教知识课。实践队还根据小学阶段的认知特点,创新宣传形式,将法治课与美术课结合,引导孩子们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反邪教学习成果,将法治知识流转在笔尖,共同勾勒齐心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和社会氛围的图景。“崇尚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实践队员雷辰表示,“我们借助支教的机会,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种子,为他们的成长护航,再通过‘小手拉大手’效应,让法治意识从校园走入家家户户。”
实践队员陆泳浩说:“在支教活动中,我们教授了科学史、美术、手工、古代历史等拓展视野、开拓思维的课程,希望能给他们的世界带来光芒,为他们的理想插上翅膀。同时,我们来到山区支教,也锻炼了我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能力。”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队队员教孩子们完成陶泥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辰摄)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队队员给孩子们辅导作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辰摄)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孩子们在寻找自己的作品(通讯员 雷辰摄)
扶贫调研,多维探究
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衔接,是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深入了解扶贫的保障性和开发式建设和成果,8月6日至9日,实践队前往中国的西南边疆——百色市靖西市武平镇进行扶贫调研活动。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扶贫工作的硬骨头。关注“靶向治疗”的实施情况,实践队走进了仙奉村卫生所,与驻村医生黄发京进行访谈。
黄发京医生介绍道,当地镇医院医疗团队每一个季度会走入每户精神病、高血糖、心脏病人的家里,免费为他们检查身体,若村里居民缺少药物,门诊消费也可以通过医保卡报销支付。对于保障性扶贫,实践队了解到村民黄若贯的受助情况。他家里有五口人,生活较困难,医疗费用的支出常常成为家里人的负担。2019年因为心脏搭桥手术总共花费了5万元,但是在政府医疗保障制度的帮助下报销了90%的费用,政府的兜底政策更是让黄若贯一家减少了很多医疗开销。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家也在2019年正式脱去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开发式扶贫的调研中,实践队探访了仙奉村脱贫奔康水果产业示范园,了解到该园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两委”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连片规划,同时由本村大户能人“引、帮、带”群众发展,对贫困户进行沃柑种植、农药除虫、施肥技巧等技术培训。
2018年,“仙奉村水果种植合作社”成立,为社员提供“四个统一”服务:即统一标准化种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销售。目前,示范园有8户成员,其中有3户贫困户,吸纳全村其他柑橘种植点种植户入社44户水果面积600亩,其中贫困户27户。产业园优先聘请贫困户入园务工,使得15个贫困户能在家门口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目前,园区共投入基地产业路、水肥一体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多万元,沃柑种植面积300亩,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8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通过实地走访村内居民和产业基地,我深刻了解到国家关于扶贫及医疗保障方面的基本政策,体会到‘八有一超’的脱贫标准对于乡村振兴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衔接的重要性。”实践队长王栎茗表示,“我会珍惜好现在的学习环境,努力培养自己的基本专业技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仙奉村村卫生室驻村医生进行访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辰摄)
历史使命,青年担当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新冠疫情的出现,更需要全国人民慎终如始,加油鼓气,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从陕西到广西,从西北到西南,向着西部再前进,“壮乡同心宜山行”实践小队的成员们用行动践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曾经,交大前辈响应国家建设布局需要,“挺进大西北”;如今,站在脱贫攻坚的历史节点,新一代交大学子仍然不忘时代使命,秉持青年的责任担当,怀揣热忱,以科学创新的学识浸润山区孩子的心灵,以学思践悟的实干助力脱贫攻坚扶贫扶智扶志。交大学子的步伐一直和祖国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辰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5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