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秋雨渐微。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随着夏天的离去落下了帷幕,虽然实地考察已结束,但“草药印象”的考察尚未止步,中草药助力农村脱贫攻坚的步伐还在进行……
因为连阴下雨的天气,社会实践实地考察的安排不断往后推,待到天气放晴时,恰巧,碰上了本地温度最高的时候,同时,也将社会实践推向高峰。8月13日,小组成员通过线上会议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讨论并准备好需要采访考察查的问题,安排具体的人员分工。小组分工看似容易,细节部分实则需要较多的考量,既要让每个人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又要使得每个成员分配到的工作量大致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队长的组织水平。同时,作为副队长,我与济宁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的负责人杨福岳书记取得联系,告知明天将要前往垞河村进行社会实践。至此,我们的社会实践由雏形迈上了成熟的第一步。
第二天,我们小组踏上了实地考察的路途。虽说已经立秋,可夏天像似才刚刚苏醒,也可能是对这世间的最后一丝眷恋,烤得大地好不热火,下了公交车走了不过数十米,便是汗流浃背。大约经过半小时的步行,“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的牌子终于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四下皆是翠绿。与队员成功汇合后,在垞河村委负责人祝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入种植基地进行参观、拍照。这片种植基地约六百亩,占本村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板蓝根、丹参、黄芩、金丝菊等中药材为主。随着一步步深入种植基地,在一颗垂柳下面,我们看到了正在休息的除草工人,于是我们前去交流。除草工人均为本村的村民,年龄都是六十上下,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种植园的中草药不能打农药,除草都是雇佣本村的村民来完成。不到十分钟,他们继续开始了工作,当时是中午十一点,艳阳高照,他们穿着简单的衣服,已经湿透的毛巾随意地搭在肩膀上,因为天气炎热,时不时就需要用毛巾擦一擦宛如水洗一般的脸,然后继续除草。我们站在垂柳下,便觉得燥热难耐,不知在烈日下长期除草的工人们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相比于他们的辛苦,回首来时路上的“汗流浃背”,实在是不值一提。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主要了解了街庄街道垞河村的人文特色,如“梁祝文化”、“奶奶庙”等,并且采访了当地村民对于本村现在种植方式的看法及观点,收集了村民对于本村发展的建议,了解了中药种植由个人种植到集体种植前后村民生活质量的变化和村内公众设施的改善。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我们在八月十七日对福铭祥中药种植产业园的负责人杨福岳书记进行了采访,这次采访,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这次采访,不只是对当下垞河村的种植方式和发展前景有所感叹,更是对以垞河村为例的当下中国农村发展方式和速度惊叹不已。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道路给各个村庄提供了发展的明确方向,有利于加快农村脱贫攻坚的步伐。深度挖掘农村的人文特色,根据村庄的环境和文化来建立相应的合作社,用特色文化对本村进行大力宣传,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方法。
经过七天的社会实践,团队的凝聚力、队员的社交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由最开始没有目标的到处询问,到后来可以与村民自在交流;由最开始的慌乱不知所措,到后来按照策划一步步完成计划,每个人都在这七天的社会实践中朝着更好地自己努力着,社交能力也快速进步着。不仅对农村生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让我们更热爱那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生活,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是,眼前不再是数不过来的一栋栋楼房,耳边不再是喧嚣的汽笛声,在广阔的田地里,真实的体会到了“绿意盎然”“蛙声一片”的田园意境。同时,村民的朴实、热情也让我们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校园、不再局限于书本和电子产品,而是体会到了真真切切的社会生活,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社交、待人处事方面的不足,以鞭策我们不断努力,朝着更好的自己不断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5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