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由此,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了为期八天的湘西十八洞村实践考察之旅。在这过程中,队员们深入的了解了十八洞村的各个产业的发展和脱贫的成效,以实地调研采访为主,寻找湘西脱贫之策。
实践队重温精准扶贫之路
(一)靠山吃山,猕猴桃成为致富果
社会实践队员们联系并采访了十八洞村猕猴桃的带头人,了解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前期主要采取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党员与村民一对一结对子,积极带领村民参加于四川都江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节,见识外面的世界,最终实现全村入股率超过了90%。在这之后,村支部引进技术人才,进行精细化管理,从17年开始给村民分红,终于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采访十八洞村猕猴桃基地负责人
(二)不忘传承,传统苗绣的新征程
在十八洞村这样的苗族聚居区,苗绣基本上是每一个女性都要学习的。在苗族,没有文字记录,他们就用苗歌和苗绣来记录生活。做了十几年村主任的石顺莲奶奶在尝试解决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时,发现可以通过推广苗绣来带动全村脱贫。2019年,她带着村里的绣娘们去深圳参加了文博会,使得十八洞村的苗绣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前。如今他们又和中铁合作,将现代的高铁和传统的梅兰竹菊相结合。苗绣合作社的诞生,使带有文化记忆的苗绣成为了致富手段,不仅向着村民,更向着世界诉说属于苗族的致富故事。
与绣娘亲切交谈
(三)回大山去,开启新的人生
繁华的都市留不下返乡建设者们的脚步,他们用自己的眼界谱写乡村新一段的致富故事。施林娇就是这样的一位土生土长的十八洞村苗族姑娘,从浙江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她毅然回到了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不仅在村子里搞起了电商带货,帮助村民们卖起了腊肉和土蜂蜜,还积极运用在大学里学到了知识来帮助村民。社会实践队在与她的交谈中,不仅看见了这片美丽土地上建设者们的纯粹笑容,更看见了这诗情画意土地上的山美水美生活美。
采访带货“网红”施林娇
短短八天的社会实践让队员们感受到,制度的优越,不是面上的功夫,而是真正惠及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有选择的能力,有努力就能富起来的可能,孩子有一直读到大学的机会,有看病医疗的保障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在这里,在中国,都有了最好的印证。
撰稿:吴珺翔
摄影:桑无恙 黄奕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6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