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0年8月13日到8月19日,烟台大学草药印象实践队开启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实践队的一员,我的内心有些紧张,却又充满了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有汗水、有欢笑、有讨论、有付出,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在实践活动进行的前期,实践队成员通过线上讨论交流,并于网上广泛收集资料,最终确定我们的实践活动主题是以济宁市高新区接庄街道垞河村为例,深入探索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并挖掘其发展前景,倾听来自济宁高新区的声音,深入探索接庄镇中草药发展现状并挖掘其发展前景。结合专业知识,为着力打造具有济宁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典范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扶贫政策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垞河村进行实地考察。由于垞河村的位置比较偏僻,直通垞河村的公交车两小时才有一辆,队员们在路上花费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最终于上午十点在垞河村大队处与垞河村祝主任汇合,随后,在祝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垞河村的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一片翠绿的景象映入眼帘,在祝主任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于2018年4月登记注册,以垞河村土地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发展,主要种植丹参、白术、知母、紫苑等十余个中草药品种,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产业园准备开展无花果和火龙果采摘项目。正值中午,烈日当头,队员们都汗流浃背,但却干劲十足,我们进一步深入产业园,看到有许多产业园工人在烈日下辛勤工作,于是我们前去采访。他们多为50到70岁的中老年人,且都为当地村民,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年龄大了,不方便外出务工,村里的产业园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产业园中药材的种植,除草,采摘等过程全由他们负责,真正实现了对于中老年人“不出家门”的再就业。通过本次采访,实践队成员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
随后的两天,我们主要了解了垞河村当地的人文特色。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垞河村为祝英台的故乡,“梁祝文化”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文化,我们还在村里见到了“奶奶庙”,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当地的村民,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产业园成立前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荣获市级文明村等诸多奖项,村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收入多元化,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我们为村民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同时也更坚定了完成这次这次社会实践的决心。
8月17日,我们带着经过前期收集资料和队员讨论发现的问题来采访垞河村书杨书记,杨书记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先是进行了实践基地授牌的仪式,然后合影留念,最后采访环节正式开始。杨书记认真倾听我们提出的问题,并耐心地为我们做出解答,在杨书记的讲解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垞河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种植中草药,且垞河村紧靠泗河,土壤为沙土土质,具有种植中草药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前为了节省资金和成本,主要种植周期长的中草药,自产自销。现在主要种植一年、两年熟的中草药,周期较短,但成本和人力要求较高。提及本村的前景和规划,他说道,本村合作社计划走电商销售路线,建立办公楼,一楼为中草药展示馆,二层为办公室,三楼整个改造成电商,让电商带动销售。考虑到垞河村位置较偏,公交少,仅有316这一路公交车经过此村庄,且两小时一班车,我们向杨书记提出了疑问,杨书记说,本村为祝英台的故里,现打算建立“英台故里广场”“爱神广场”等旅游地,并根据现在的中草药种植规模,同时建立中草药健康旅游基地,等旅游基地建好后,开设专门的旅游路线,到时交通就会方便很多,打造集农家乐,观赏、采摘、健康体验一条龙服务,计划用合作社引导、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走“合作社+党支部+农民”带动脱贫致富的道路!杨书记的这番话令我们热血沸腾,收获颇丰!大家对垞河村未来发展道路充满希望,感叹于中国新农村转型发展之快,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为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我们义不容辞!
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落下帷幕,回顾这七天的时光,我们受益良多。走入社会,深入基层,我们看到了书本以外的万千世界,学到了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同时,我们也在学着把自己从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为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4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