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笙轻轻打开冰箱的门,又轻轻地合上,两瓶半价买来的科罗娜是填不满一个胃的,更何况是两天没有吃正餐的自己。
上次和人类交流还是两周前的事,男友走出门时疲倦的背影与自己的那一句“爱滚哪滚哪去”一起消失在楼道的尽头,成了这间房里的绝响。这两周里,她辞去了工作,断了社交,每天蓬头垢面地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就算是窗外翠湖边传来的虫鸣鸟啼也会令她微恼。
2020年了,世界末日该到了吧。她坐在摇椅上这么想着,享受着烟雾裹挟着饥饿在体内的每一次横冲直撞,手里的一次性电子烟在一阵红灯闪烁后也耗尽了电量。她绝望的把烟管扔进空空如也的鱼缸,闭上眼向后靠去。
冰箱里的食物不会自己回来,用干的电量不会自己回来,姣好的身材、热爱的工作、耗尽的希望……一切的一切,都和他一样,不会回来了。
她这么想着,鼻腔一酸,正准备伸手去取纸巾,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讨论声:
“这里就到丁字坡啦,虽然名声不小,但其实也就是云南大学外墙下的一条斜坡路,坡对面一侧是居民住宅楼,坡脚有两家用餐的地,一家以滇菜为主的翠云楼,旁边的一家是卖豆花米线的。很多逛翠湖的,或者想尝滇菜或小吃的,都可以到这地方试试。”“啊?我还以为是什么很有名的大景点呢,而且这也看不出‘丁’字啊。”“哎呀,你要俯瞰才能看到啦,而且我们是来做文化调研的,又不是让你来逛景点的。”“调研文化景点不就是要逛……”
声音渐行渐远,陈笙收回取纸巾的手,扶着额头,努力在脑海里回忆着丁字坡的每一个细节,明明只有两周,那窄窄的山坡、青青的石板与坡底的饭店竟已在自己的记忆里变得如此模糊。再抬头看看面前的落地镜,眼前陌生的女人腰间是一层肉眼可见的赘肉,涣散的眼神里看不到一束光。
“你在颓给谁看呢。”陈笙对着镜子里的女人说到,“家里已经没吃的了,你准备靠着一身的脂肪再撑一星期吗?”
陈笙脱下身上一周没有换洗的内衣,走进了浴室,两个钟后,她轻抚着丁字坡的石板,缓缓向上走去。
那时还在高中年代,当水果季节来临的时候,男友的身影总晃动在坡顶伞型水果店的柜台前。说起那柜台,其实也就是个大的孤形木窗台,只是窗台大些,用来堆集水果。晚上关门时,会用一块块木板上进槽里,早上开门时也是一块块的取下来。那时的两人还没有向彼此诉诸心中的美好,也并没有在同一所高中就读,有时他提着一兜水果走下坡,正遇上向上走的陈笙,却也总会笑嘻嘻地掏出两个,塞进陈笙的口袋。
如今的坡顶早已空空如也,整顿市容行动带走了记忆里的水果店,陈笙站在“北门书屋旧址”的路牌下怅惘许久,即使是昔日古色古香的北门书屋,也已被修建成了一家咖啡店,西式的阅读灯从中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裹挟着陈笙的愿景与记忆,破碎崩溃在渐暗的天色中。
可不论是多么巨大的悲伤与惆怅,也无法与腹中饥饿的悲鸣相抗衡。她却仍迟疑着,不知现在的自己是否应该像以往一样,走向园西路。
园西路,因位于圆通山以西而得名,总长约500米。在街两旁的,不是一家家店铺,而是一个个昆明的符号,一段段昆明人的记忆,对吃货来说,园西路是火王烧烤、烤猪蹄、泰国西米露、傣味、腾冲广义和、友人园;对闲人来说,它是消磨时光的好去处:今朝网吧、紫月网吧、圆通电影院;对文艺青年来说,它是以星旗为代表的十几家碟店,堆满CD、VCD和DVD,从好莱坞最新大片到各个乐队最新的专辑,都能第一时间在园西路找到。
对陈笙来说,它是生命中万千美好的初始。
第一次来到园西路,坐在还只是同学关系的男友的电动车尾,自己拘谨的手不知何处摆放,只感觉风驰电掣之间,便已从一二一大街来到了园西路的坡底,二人并排走进远近闻名的“泰国西米露”,里面早早等好的同学们突然开始起哄,快意的他把背包一扔,跳进几个嬉笑的男生中间,掐着几人的耳廓:“莫乱讲噶。”随后很快便打闹在一起。那时的自己紧盯着地板,脸上挂着腼腆的微笑,心脏跳的却是那么的快。
转瞬间数年过去,高考悄悄成为了陈笙生命中的过去式,男友把她约了出来,两人聊着彼此缺席的高中三年,回忆着青涩稚嫩的初中过往,两人从云南大学,一口气走到了园西路,男友给她指了指身旁的“泰国西米露”,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仿佛买好了饮料的青春与记忆正坐在店里看着自己,男友却突然拉起她的手:“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我想和你在一起,你会答应吗?”
她的心跳在刹那间仿佛漏了一拍,她抬头,恰巧接住了男友真挚的目光,那眸子中是宇宙,是世间一切的美好。她嘴角上扬,踮起了脚尖,奔涌的花香顺着她的唇,涌入了回忆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北门书屋?”一声熟悉的男声将她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天色已暗下了不少,她向街对面看去,一行年轻的身影正端详着灯火通明的咖啡馆。
“这叫文物保护,1946年李闻惨案后,书屋和出版社被迫停业。李公朴先生的夫人张曼筠女士即带子女离昆,书屋房舍由原主李琢庵卖给国民党六十军团钟光汉,后由其妻姚仲光租赁给他人居住,1958年原书屋店铺改作粮店,1983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对其进行修缮,在保有文物特征情况下,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触、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懂吗?”
“那好像…没有什么进去调研的必要了吧。”领头的男孩看了一圈,从包里掏出一条横幅,“咱们来合个影,今天的调研就差不多了吧。”
“找个人帮我们拍照吧。”手里拿着单反的女孩转身看了一圈,将目光投向了对街的陈笙,招着手向她跑去。
“姐姐好,我们是来进行文化调研的大学生,可以帮我们拍几张合影吗”女孩将单反递给陈笙,为陈笙找好了角度,“对,就这个方向,您等会儿觉得合适的话,就帮我们多拍几张,谢谢啦。”
她目送着女孩回到街的对面,站到横幅之后。再透过单反的目镜调整着画面中几个年轻人的位置,将横幅上醒目的“中南大学·返乡日记”八个字放在了镜头中央。
总有人走在生活的路上,总有人饱含希望。
“三,二,一,茄子!”陈笙微笑着,按下了快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