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陇上非遗之方寸洮砚
“洮砚”作为我国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的四大名砚之一,以其优良的材质,精美的制作工艺饮誉海内外,历来为文人墨客的瑰宝。“赴陇援西”暑期实践团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将深入了解卓尼地区,了解洮砚文化,并采用调查问卷、线上讲座、线上采访的形式对“洮砚”的文化背景以及“洮砚”非遗给当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带来的相关影响进行一系列调查,以便实践团在后期对洮砚文化进行更好地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将当地的非遗品牌活动推向至全国。
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流经的甘肃省岷县、卓尼县和临潭县中,漫长的岁月滋润和养育了勤劳善良的人民,也积淀了丰厚灿烂的民间文化,洮砚制作技艺便是这里文艺百花园中一支艳丽的奇葩,而一方方的洮河砚更是承载着数代手艺人的心血。
在探寻洮砚的路上,实践团首先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各平台资源,提前了解到卓尼当地洮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洮砚的历史文化、现代传承、制作技艺、市场现况、旅游文化五大方向,并多次召开讨论会议,互相分享收集的资料,并最终通过多次的商议和改进后,制定出来了一份内容贴合、主题明确的调查问卷——“关于“洮砚”文化的认知与“洮砚”非遗带来的经济变化调查”。通过在前期的信息搜集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卓尼当地已经开始进行“洮砚”文化的宣传工作,并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洮砚镇异地搬迁惠民生扶贫政策的出台,给当地百姓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政府指导的“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牧户”生产经营模式下,当地百姓更是被积极带动,参与到发展计划中,从而使收入也将逐步提高。此外,“洮砚”文化在带动当地经济的同时,对当地“洮砚”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当地的“洮砚”市场进行分析,发现众多商家都宣称“洮砚”老坑石的开采愈发艰难,石料日益减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将一砚难求。我们就出现的众多问题进行汇总,并在下一步的调研中逐步解决。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实践团还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制作技艺传承人卢锁忠之子卢广成先生,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及支教学生进行“洮砚”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等相关文化知识讲座;对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洮砚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万荣先生进行专题采访;对卓尼当地数家洮砚制作厂家电话采访等等。通过与数位当地的洮砚制作技艺大师等人员的亲切交谈后,我们了解到了更加详细的洮砚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最真实的洮砚发展状况与普及程度。洮砚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自古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时至今日,仍然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虽然商家曾以石材稀少进行炒作,但洮砚本身的文化与经济价值都不容小觑。
再观一方方洮砚背后的制作技艺传承人,采访中马万荣老师说“砚台打磨的过程是又脏又耗时的,一个人需要耐得住寂寞又不怕脏才能完成这一关。”再如卢锁忠先生说“雕完一块砚,人世间便多了一位知己。”没错,正是他们洮砚制作传承人一代代的传承与努力,才将洮河砚推向海外,载入非遗史册;是他们不断地苦心钻研与进步,才将洮砚制作技艺不断创新,凝练出如今的璀璨!我们也将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们,将老手艺人的心血与辉煌延续并不断推广,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为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践团的任务结束了,但对于洮砚的探索之路我们将始终坚持,秉承工匠精神,坚持不懈!
(文稿:武雪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