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陕西大学生调研乡村产业建设 助力打造美丽棣花镇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周虔磊

近日,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绽放青春色彩,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成员周虔磊,为调研乡村产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到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主要以棣花古镇的发展为调查侧重点,进行实地考察工作。

棣花古镇位于丹凤县西部,被称为丹凤县的“西大门”,早年因盛产棣棠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这里留下了“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名句。著名作家贾平凹把故乡棣花镇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写进了小说《秦腔》里,更加让这里名声大震。

棣花古镇山高清明、水秀流长,素有“人文棣花、院藏秦岭”的美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貌,美丽而多情的丹江走到这里,转了一个大弯,造就了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一座小盆地。山的厚重隽永和水的灵秀多情相辅相成、和谐包容,熔铸了这里淳厚的民风。棣花镇主导产业以特色旅游为主。通过近几年的古镇建设和发展,全镇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旅游特色名镇建设快速推进,镇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色旅游业势头发展良好,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镇、省级旅游特色名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

(图为棣花古镇正门 周虔磊摄)

文化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民俗文化、平凹文化、古驿站文化,军事文化是棣花古镇的四张名片。

棣花镇因早年盛产棠棣花而得名。因自古地处交通要道,村中精通说文解字、善吹拉弹唱者众多,居民传统技艺活动广泛,流传至今的社火表演“高台芯子”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耕作方式和手工制作的存留彰显着棣花民俗文化特色。

商洛道(亦称商於古道)是秦驰道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古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盛唐时期的次驿路,古通道过清风街,设驿站于此,属商於古道上重要的历史节点。

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出生于棣花镇贾塬村,其以当地民风民情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秦腔》中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几乎都取材于棣花镇,为后人诉说着当地历史记忆,是乡村场景再现的蓝本。

(图为贾平凹文学馆 周虔磊摄)

棣花是宋金分疆之地,以二郎庙界桩为中心,金西宋东,从古至今的金戈铁马,都在棣花留下踪迹。优美的自然山水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强大的村镇建设政策支持、大好的旅游发展形势等良好机遇,为棣花古镇风貌更新提供了基础。

棣花古镇景区以“两街(宋金街、清风街)、一馆(平凹文学馆)、一荷塘(生态荷塘)和西部花都”为主打项目,复活了棣花古驿、魁星楼、法性寺等老景观,打造了历史、人文、生态相互交融的新景点,凸显了商於古道上的“棣花”文化

(图为棣花古镇宋金街 周虔磊摄)

(图为棣花古镇千亩荷塘 周虔磊摄)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近年来,古镇在市县两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全力推进旅游特色名镇项目建设。整合山水、生态、人文、文化等资源,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来抓,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产业繁荣,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棣花镇商贸繁华,现仍有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街道清风街。

(图为棣花古镇清风街 周虔磊摄)

古街始建于清初,沿河而建,展现了陕南地区建筑风格特色,整体建筑科学合理,布局独具,山水桥树,相映成趣,充分体现了棣花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棣花古镇已于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个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城镇化、产业化深度融合的特色旅游小镇框架已初步形成,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特色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棣花镇党委、镇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上带领群众砥砺前行,一路奋斗,结合镇域特色,积极探索“集体+市场主体+农户”的发展方式,结合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全镇规划发展核桃,木耳,香菇等特色农产品。通过长、短产业相结合,入社务工、分红等形式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贫困村摘帽脱贫,盘活了全镇的农业产业资源资产。

基层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古镇厚重的红色文化的感召和指引下,镇党支部积极将乡村振兴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的党员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

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员活动,棣花古镇党组织的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为打赢打好全镇脱贫攻坚战和保卫绿水青山做出积极贡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一条商於道,半部秦汉史。棣花文化旅游景区正如一位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含羞矜持而又成熟大气,厚重朴实而又尊贵高雅。今天,她已迈出轻盈的脚步,悄然融入美丽中国的旅游循版图。我们坚信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定会演绎秦风楚韵文化奇观、穿越时空的精神盛宴,演奏盛世发展的精彩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7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汽院学子三下乡,七彩阳光在照耀
疫情仍未结束,洪水尚未退去,但都无法阻挡“青春火-七彩筑梦”与孩子们相聚的约定。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七彩筑梦公益志愿服务实践团队与十堰丹江口市社区的小朋友们相约这个八月,从8月10日起开展为期两…
创建文明社会 你我共同前行
为了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践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散在全国各地七个省市的十五名华水青年志愿者云集一堂,在自己的家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结合当下疫情防控取得巨大阶段…
新老年群体幸福生活与产品需求调查
懂科技、爱学习、追流行……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老人不再服老,而是紧跟时代步伐、社会潮流,一点儿也不输年轻人。他们的特点:1、他们时间特别多,早上起得很早,五六点就起来了,晚上也不会…
一起加油,关爱社区儿童
疫情仍未结束,洪水尚未退去,但都无法阻挡“青春火-七彩筑梦”与孩子们相聚的约定。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七彩筑梦公益志愿服务实践团队与十堰丹江口市社区的小朋友们相约这个八月,从8月10日起开展为期两…
浙师学子走访高禹,与农场达成直播合作
经过前期的观察与访谈,浙师大文传学院“益于耕者授人以渔”实践队对高禹村的村镇文化和农业发展有了浅层次的了解。为了继续探索高禹村的发展状况,实践队成员们拜访了高禹村不同群体代表,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先锋实践队走进矿井,深入调研:“不安全,不生产”
走进矿井,深入调研:“不安全,不生产”2020年8月22日,今天是先锋实践队在阳城煤矿实践的第二天。今天同学们深入井下参观,并由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刘伟韬院长全程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同学们经过全副武装,…
探访历史旧址,追寻大时代中的家国情怀
2020年8月6日、7日两天,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昆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了位于昆明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朱德故居和云南解放纪念馆(文保单位“翠湖南路65号宅院”)。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
湖南学子三下乡:夏日炎炎,有你真甜
(通讯员彭靖茹)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了尾声,三下乡为我的暑期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了2019年三下乡的我,今年被为委任为“云端共思扶贫,真情回报乡恩”实践服务团的副队长,…
巢湖学院惠农云端线上线下助力砀山梨销售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精神,7月18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惠农云端团队”以“助农你我共同进行时,志愿你我并肩努力着。”为宗旨,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安徽砀山为滞…
巢湖学院惠农云端助力砀山梨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精神,7月18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惠农云端团队”以“助农你我共同进行时,志愿你我并肩努力着。”为宗旨,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安徽砀山为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