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社会步入网络时代,世界就变得愈加丰富多彩起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比以往更加便利,一台手机,一张SIM卡,世界与我们就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民大军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被用在网络上。截至2020年3月底,中国网民已达到9.04亿之多。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网民态度立场不同、文化水平及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便摆在我们面前,人们追求着所谓的言论自由,在追求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有些人通过熟练的运用网络暴力,来刺伤他人,于是,就导致虚拟世界、言论自由和网络暴力变成一组不可协调的矛盾。
当你晒出自己的照片或心情,难免会碰到一些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嘲讽和羞辱,让你感到委屈和无助;当你发表了一些个人观点,总会有那么一些意见不合或立场敌对的网友们,他们轻则激辩驳斥,重则谩骂侮辱,让你感到气愤和无语;当你在网络游戏中放松休闲,则更是经常遇到队友们的指责和对手们的攻击,持续地“问候”你数十代的长辈家人,让你感到不爽和愤怒……这些来自网络背后的恶意,让人感到愤怒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图源网络通讯员李嘉欣供图
四川农业大学抵制网络暴力调研团队,针对这一现象,收集采纳了212份问卷数据,来了解人们身边的网络现象,普及网络暴力的知识,共同探讨解决措施。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73.71%的被调研者身边出现甚至经常出现网络暴力现象,有12.68%的被调研者遭受过不用程度的网络暴力。
图为问卷问题:网络暴力在你身边出现频率占百分比通讯员李嘉欣供
图图为问卷问题:你是否遭受过网络暴力占百分比通讯员李嘉欣供图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网络人身攻击这一现象的出现,最主要原因在于网络的“匿名性”,即攻击者们在网络上的身份脱离了其真实的社会组织关系,追寻查证起来比较困难,找不到真正的应负责任人。其次,当前网络言论环境缺乏相应的“守门人”也是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网站管理者审核管理粗放、商业网站为了人气和利益放任攻击行为、忽视受攻击者的投诉等多个方面。
针对如此频发的网络暴力现象,我们共同探讨了解决措施,措施如下:
针对互联网的法规制定应更加清晰明确,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实行网络实名制,发挥约束作用;加强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图为问卷问题:面对网络暴力应该实行什么措施来抵制占百分比通讯员李嘉欣供图
面对频繁发生的网络人身攻击现象,心理学专家表示,受攻击者应及时合理消除被攻击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切忌以暴制暴和因噎废食。张颐武指出,在治理网络人身攻击这一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做好区分和引导,要充分肯定网络言论自由给社会和政府所带来的积极监督意义,积极鼓励理性的网络监督言论和行为。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应同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及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独立思考,不轻易为网络上的风吹草动所迷惑,在内心中掂量一杆秤,明辨善恶是非,为共同打造促进绿色网络空间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8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