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苏州8月21日电(通讯员孙天怡)
苏州大学敬文书院“撑篙始东吴,放歌向青处——青海省红庄沟村‘精准扶智’创新探索小分队”借助云端平台“腾讯会议”,面向青海省红庄沟村的所有同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云上”支教活动。截至发稿日期,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
为贯彻苏州大学“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暑期实践活动的主题,保证队员和实践对象的安全前提,并学习“互联网+”社会实践开展的新模式,“撑篙始东吴,放歌向青处——青海省红庄沟村‘精准扶智’创新探索小分队”延续了前两年青海扶智支教团队扶贫帮困、不惧挑战的团队精神,以教育扶贫、通识拓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八位团队成员自开营仪式后便以饱满的热情开始了为期两周的线上支教活动。
图为开营仪式现场截图 通讯员孙天怡提供
团队依托苏州大学敬文书院独特的多学科人才交叉培养平台招募队员,来自英语师范、俄语、金融学、会计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成员共同组成了团队的中坚力量。队员们以本专业所学出发,根据个人擅长、授课意义等角度综合考虑,共设计出32门精彩多样的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文学、辩论、竞技体育、音乐、国际形势、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截至发稿日,课程已近过半,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依旧高涨,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敬文书院学子融会贯通、涉猎广泛的优势和特点。
在课堂上,楚璇姐姐的《英语面面观》、《辩论初探我讲我心》通过别样的教学互动、生动的课堂展示为同学们带来了轻松有趣的英语课堂;睿歆姐姐的《书法的启示》、沛瑶姐姐的《中华人物》、子尧姐姐的《我是文学大师》以经典但不落俗套的方式带同学走进了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一凡姐姐的《国产动画中的传统文化》则另辟蹊径,用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画与文化之旅,天怡姐姐的《花滑与体操——艺术与力量》、雅欣姐姐的《礼仪小知识》则避开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以自身的独特经历为出发点,讲述了不一样的竞技体育与社交礼仪。
图为孙天怡《韩国语言文化概览》课堂剪影通讯员孙天怡提供
图为张沛瑶《走进四大名著》上课剪影通讯员孙睿歆提供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团队在上课媒介的选择和使用上遇到了不少挑战。地处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以及其家长基本从未接触过腾讯会议等线上教学和会议工具,孩子们自己也只能通过家长的手机加入课堂,这也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正常准时参与课程学学习。鉴于此,该团队精心为每门课设置了相关课程助教,用于帮助孩子和家长们适应线上学习环境和解决网络软件等技术性问题。在任课老师、课程助教和同学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所有课程均得到正常有序开展。
在常规的课程之外,支教团队还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级的孩子在晚间单独设置了一对一的课业辅导,在队员们的鼓励下,孩子们开始能够勇敢地提出问题,并就学科学习方法和经验等方面与老师们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多位学生家长也表示,支教团的课业辅导部分大大提升了孩子们课堂交流和参与的积极性,这也为日间主要课程的正常和高效开展奠定了相关基础。
图为支教队员为学生们在微信群中答疑截图 通讯员孙天怡提供自2018年青海扶智支教团队成立以来,苏州大学与红庄沟村地区的联系就未曾断过。每年的夏天,都有一群怀着感恩社会、帮扶脱贫信念和理想的苏大人奔赴千里来到青海,开展为期半月左右的支教活动,并通过对当地的实地考察进行教育等相关方面的调研。团队成立时间虽不是很久,但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有敬文书院的老师以及学子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具等物品,并对当地的教育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
可以说,三载行青路,带得走的是岁月,带不走的是所有心系青海的队员们的情谊和温暖,带不走的是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勇气。流金岁月,难忘忆秋年,过往云烟,独留风之痕。青海扶智,从未缺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9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