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坚守教育初心 守护学生成长:寻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82级院友伍代雁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青马红心实践团

坚守教育初心 守护学生成长寻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82级院友伍代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为深入挖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迹,传承青马精神,庆贺党的百年华诞,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基层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寻访工程。8月23日,实践团第一小组对1982级院友伍代雁展开线上访谈。

伍代雁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任武汉市第49中副校长、科教处主任,先后被授予政治高级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科研100佳个人、市学科带头人、区第五批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是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1986年走上教师岗位,22年来,伍代雁不仅填补了武汉市第49中文科无北大生的空白,而且打造了武汉市第49中文科品牌,被誉为“打造品牌的设计师”。

本次访谈内容围绕印象马院、教学秘诀、创新模式、学社联动四个方面展开。谈及母校印象时,伍代雁感慨万千,回忆了上学期间在秦在东教授的带领下,早晨沿着华师的山路跑步、做操以及同学们在晚点名之前欢乐交谈的情景。伍代雁提到,在毕业30年同学会上,同学们一起追忆在华师读书的四年美好时光,交流心得时都不约而同地感谢华师马院对学生的栽培,因身为华师人而感到自豪。

关于如何成为优秀教师这一问题,伍代雁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在辅导员的影响下,坚定了当一名中学老师的信念,勤做积累、练习口才、夯实基础、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为成为中学老师做充分准备的经历。此外,伍代雁表示自己在工作期间坚持阅读,挑战自我,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在熟练掌握初高中政治教材的基础上,伍代雁延伸阅读相关拓展材料,积累时政素材,学习名师优课,揣摩教学方法,领会先进教学理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最终形成独特科学的教学模式。

伍代雁曾提出:“不想当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她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期间总结出一套巧读置疑、以疑出师、自主讨论、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学生动的教学方式成果显著,伍代雁的每一届学生在高考完以后都会骄傲地说:“我在政治课里面用的时间是最少,但是我政治课的考试是最没有遗憾的。”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既有传授知识又有塑造灵魂。伍代雁22年来资助贫困生,帮助学生纠正和解决厌学情绪、上网成瘾等问题,受益的学生将近200人。伍代雁以实际行动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实际行动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让贫困的学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让行为不良的学生端正心态认真学习,让优生更上一层楼。

此外,伍代雁锐意创新,紧跟时代潮流。早在2017年就支持互联网+校园智能化管理,提倡互联网与教育进行融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互联网。紧跟时代方能开创新天地,2020年的高考便是对武汉市第49中引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好检验,文理科高分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艺术类学科成绩斐然,伍代雁形容道:“科技创新在这一届的学生中间开出来绚丽的花朵。”

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问题,伍代雁表示学社联动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检验,大学生应该经常到基层包括街道社区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才会使活动更加深刻、更有意义。

在访谈结尾,伍代雁献上自己对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年的祝福:希望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更加伟大,更加坚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好的更理想的生活。同时还为华师马院献上寄语,祝福马院在华师建校双甲子之年沐浴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再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争创一流的学院。

此次访谈,伍代雁用其亲身经历教会实践团成员如何在大学时期把握时间、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也让实践团成员认识到一位有温度、有爱的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通过此次寻访活动,实践团成员邹哲浩认为自己更加明确个人的人生定位,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大学规划。同时,院友的先进事迹激励他珍惜青春时光,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最好的自己迎接未来,为社会主义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3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相生的奥秘,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国粹魅力,厚植文化底蕴,…… 曹欢 尹思 张权威 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最新发布

同心竭力,静待花开 ——记地理科学学院澄曦服务队队员三下乡感悟
同心竭力,静待花开——记地理科学学院澄曦服务队队员三下乡感悟2020年8月3日至8月8日,地理科学学院澄曦服务队在线上举办了夏令营活动,目的在于为流动儿童传授知识、拓宽视野。在此次活动中,所有澄曦服务队…
南师学子调研疫情下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性结果
【南京师范大学8月20日讯】(通讯员:朱盈睿)8月10日至8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抗疫发展两不误,安全经济一手抓”疫情下新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研究团队,对疫情防控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性开展了线上调查,通过数…
扶贫,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广东岭南师范学院智囊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8月7日—8月14日在广东省湛江市的三个村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本次三下乡围绕“改革开放后国家扶贫政策对生活影响”这一主题,对…
消除法律误区与偏见,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
消除法律误区与偏见,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2020年5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婚姻家庭编中新增了登记离婚三十日冷静期规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下面是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天南地…
南师学子调研疫情下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结果
【南京师范大学8月20日讯】(通讯员:朱盈睿)8月1日至8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抗疫发展两不误,安全经济一手抓”疫情下新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研究团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调…
澄海云端一线牵,助力抗疫持久战
澄海云端一线牵,助力抗疫持久战地理科学学院澄曦服务队云实践线上系列直播课程的五大板块之一——“抗疫持久战”板块顺利结课!该板块分为三节子课堂,分别为“‘新’弃疾,好习惯”、“护眼进行时”和“抗…
“推普脱贫”宣传调查实践纪实
植物保护学院第四届青马班“推普脱贫”宣传调查实践纪实8月17日上午九点,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第四届青马班“推普脱贫”实践活动小组成员胡荣清、马一鸣、冯春雨、吴雅童等人就昨天在西耿河社区推广调研…
南师学子调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心得体会
【南京师范大学8月21日讯】(通讯员:朱盈睿)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在经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后,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抗疫发展两不误,安全经济一手抓”调研团队成员迎来了最后一次线…
关爱让夕阳更温暖——计信学院“夕阳e路”爱在铜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向来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夏大雨不息、洪水不止,不少村庄被淹,许多老人小孩被迫离开家园,临时生活在安置点。为弘扬中华美德,帮助老…
走进农村品味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心得
【南京师范大学8月21日讯】(通讯员:朱盈睿)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抗疫发展两不误,安全经济一手抓”调研团队成员迎来了最后一次线上会议,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大家感悟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