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学子观闻榜样事迹,学习前辈精神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 作者:史文艳

榜样是青年人的引领,是旗帜,为牢记初心使命,学习榜样精神,7月2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追随榜样足迹,铸造时代品格”实践团组织线上观看《2019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以观看视频的方式汲取榜样的力量。其中,张富清爷爷的榜样事迹令人动容。

解放战争露头角,战斗英雄焕荣光

如今95岁高龄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战士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屡屡立下战功:担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缴获机枪,巩固阵地,使后方部队顺利进军;占敌人碉堡,为大部队打开战局,坚持负伤战斗;占制高点压制敌人火力,巧妙歼敌,圆满完成截击任务;夜间上城,夺敌人碉堡,身负重伤还打退敌人多次反击直至天明……这些看似简单的概括性文字后,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出生入死,一次次的负伤,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战功。在一次陕西永丰城的战斗后,奋勇杀敌的他更是被当时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亲自签署了报功书,亲手授勋。

归来不问名何处,淡薄功名隐深山

这样一个先后获得军一等功、师一等功、师二等功、团一等功并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的当之无愧的战士,却在枪林弹雨的解放战争结束后,用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获得的全部荣誉,并退役转业去了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可是对当时的张富清来说,作为一个可以说是为建国做出了贡献的人,他有许多更好的选择,也有许多好的去处,却不忘自己的初心,主动选择了将双脚扎进泥土,投身偏远异乡的建设,在贫困地区继续发光发热。为落实国家政策,还曾身先士卒让妻子主动下岗,让大儿子去当知青。可见他更加关心的是百姓的疾苦,更顾全祖国的大局,更认定应当“朴实纯粹,淡泊名利”,脚踏实地。

在来凤县,他在每一个担任的岗位上竭尽所能,担当奉献。为了让群众接收自己,与群众一同干重体力活,帮助社员。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在1960年还主导修建了三胡区第一个水电站,让这里第一次真正用上了电,照上了电灯。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无我,付此一生。这就是战斗英雄张富清,在工作岗位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无声之处闻惊雷,榜样足迹为人知

2018年底,张富清爷爷终于在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拿出了尘封多年的功勋奖项,因为“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拿出来,那是对党的欺骗与不忠诚”。于是,这位深藏功与名六十载的英雄,才在九十多岁高龄时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这才是真正的对党绝对忠诚,紧跟党走的好战士啊!

这才是不仅仅我们学院大学生“追随榜样足迹,铸造时代品格”实践团要去学习的榜样,也是当代青年,所有共产党人要学习的榜样!

他有着忠诚担当,不忘初心的党员本色,他是七十年的党员,向我们折射着共产党人的光芒。他有着不畏艰难、矢志奋斗的拼搏意志,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他有着胸怀大局、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放弃城中的发展,应组织的需要前往偏远地区。

他有着深藏功名、居功不傲的谦和风骨,皮箱锁上的是奖章,是他的英雄往事,对他而言,这象征着功名已过,他应该做的,不必大肆张扬。

他有着淡泊名利、乐观朴实的人生态度,连家人都不知道的荣誉,和退休后更加清廉于物质,不愿为国家添麻烦的认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莫道无名,人心是名。和平年代,英雄事迹和精神仍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让英雄人物、英雄精神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坐标,成为大家共同所向,让不朽功绩永不磨灭,让英雄精神熠熠生辉。

张富清爷爷平凡而伟大的力量,将一直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我们一直“在路上”
又是一年三下乡,今年我又来啦!如同2019年三下乡一样,2020年三下乡同样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成长与感动。2020年7月15日,江西公费师范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正式起程,历经十天的三下乡之旅画上了句号,…
浙江学子重温抗日历史,学人民精神,感风云变幻
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8月15日,正值日本投降纪念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追随榜样足迹,铸造时代品格”实践团通过以观看纪实视频、访位于杭州市富阳区的浙江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重庆学子返家乡:深入基层访调研,助力家乡脱贫攻坚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近日,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班陈凤健同学返家后,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当地花卉产业…
重庆学子返家乡:环保宣传进社区,绿色生活入人心
为提高广大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等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近日,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返家学子在自觉做好防护的基础上,深入街道、社区,志愿者向社区市民讲解低碳生活、…
重庆学子返家乡:返家“客串”人口普查员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政治与历史学院返家学子在自觉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以“就近就便,当地实践”为原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自长江…
这一次,我们是故事的主角
进入大学不久,就听学姐讲过三下乡这个活动,我被学姐讲诉三下乡经历时脸上露出的笑容所深深打动。从小,我便渴望长大后能有机会前往偏远山区支教,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今年,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组建…
精准锁定地热,强化有效勘探
为进一步了解新时代大力发展新能源背景下地热资源勘探与开发利用的发展现状,了解地热行业未来精准勘探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山东科技大学“文明生态,绿色矿山”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地热…
重庆学子返家乡:青春三下乡,奋斗正当时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近日,长江师范学院的返家学子在自觉做好安全防护的基础上,深入街道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大学…
聚焦脱贫攻坚,深入了解家乡脱贫工作
聚焦脱贫攻坚,深入了解家乡脱贫工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为了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也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家乡脱贫现状和长期发展状况,探索新时代下我国农村的发展与扶贫脱贫的成就,常熟理工…
重庆学子返家乡:教育扶贫在行动,爱心助学显担当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日,长江师范学院的返家学子深入当地村社,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