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梅雨季节水患严重,很多城市经受着洪涝灾害的侵袭,损失惨重。每年这种灾祸不胜枚举。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建设规划加剧了城市洪涝、城市缺水、生态功能降低等诸多问题,受国外的影响,我国开始了研究 “海绵城市”。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极端暴雨天气的频发对海绵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近期安徽省内的洪涝灾害严重,对于海绵城市的认识以及应用显得格为重要,故安徽师范大学“海绵建设”城市调研团队于8月1日起则针对今年洪涝灾害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开展调研,同时调查群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了解情况并宣传相关知识。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多尺度气候变化。同时,科学地探索城市基建的发展方向,并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从而能持久、坚韧地应对极端暴雨天气。当然,如何使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民心,体现其对暴雨天气的应对能力等问题仍需要时间的证明。
实践活动伊始,由于疫情原因,队员不能聚集在一起,所以各自在家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古河镇,直击防汛救灾现场,水的深度之高,以及警察也在费力的抢救灾民,这也足以让我们看到洪灾的严重。在安徽宣城郎溪,虽然现在洪水大致得到控制,但是还是可以看到被水淹没的稻田,去村子的路都被洪水封住了。有的村子都全被水淹没,人们只能划船回家。在安徽马鞍山,洪水过后,施工队正在修理完善城市污水系统。
安徽宣城郎溪被淹没的稻田。 (安徽师范大学 李伟 提供)
在安徽滁州定远县,极端天气下,被水淹没的道路,折断的树枝横落在道路上,暴涨的河水,工作人员们都竭尽全力去排涝排水等等。在安徽宿州,团队成员调研了居民关于“海绵城市”的了解情况,并向居民宣传“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在安徽芜湖,因接连几日晴朗的天气,使得洪水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党旗飘扬,火龙街道围山防汛中队的工棚仍坚守在围梗上。荆山河段水位线较之前已有了明显回落,从之前水位线逼近路面到现在明显远远低于路面。横跨荆山河段的荆山特大桥工程也重新启动逐渐进入施工阶段。在安徽六安,志愿者们奋战在防洪第一线,墙上还挂着横幅,团队成员也去了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相关部门询问了当地的降水量与灾情情况,以及当地工作人员对于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
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安徽师范大学 王元璞 提供)
随之而来的则是线上查阅资料,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以及和团队成员相互沟通交流等,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海绵城市”的含义,海绵城市建设的先例,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成功与未建设的对比,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海绵城市带来的优势。同时,我们意识到虽然建设海绵城市优点很多,但是海绵城市普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也相对各个方面提出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建议。
目前,天气已经开始晴朗,内涝灾害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们的调研也进入尾声,谢谢团队成员们的辛苦付出,谢谢在一线的防汛工作人员们,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完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5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