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抗战历史,传承红色经典。8月21日,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星火燎原”小分队成员来到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在这里,队员们通过一件件抗战时期的留下的物件,感受到了那个战火纷飞、举国抗战年代的脉搏,深刻认识到了党的伟大领导,真可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简称洛八办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而以其旧址为依托成立的一座革命纪念馆,该馆也是洛阳市唯一的一处对外开放的革命旧址纪念馆。洛八办有多个“头衔”——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洛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等。
图1 洛八办正门
队员们走进洛八办,一座清代样式的建筑映入眼帘,这是原是洛阳富商庄氏的宅院,始建于公元1831年。1932年2月,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此院被征用。1938年10月至1942年2月,此院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所在地。1985年4月,这里成为纪念馆。
在院落内,有一口古井被石栏所围,这口井凿于清道光年间,一九三八年八路军来到这里后,这眼水井军民两用,一九四二年八路军撤离因时间仓促一些来不及转移的东西就丢到了这眼井里。1971年夏,洛阳遭遇大旱,居民在清理淤泥时意外发现了井底的文物,后经文物部门再次发掘,共清理出各类徽章59枚,其中“工合”“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等10枚徽章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2 院内水井
穿过庭院向里面走,进入第一间展室,里面陈列着不少书籍,其中有当年八路军驻洛办事处转给地方党组织的延安出版的书籍、八路军驻洛办事处交通员从西安领取的部分书籍等。
走出展室,沿着这座三进院落漫步,只见青砖垒就的房屋和红色的窗棂使整座院落显得幽静而古朴。走下台阶, 队员们走进“刘少奇住室”小屋,映入眼帘的是“刘少奇”同志正在伏案工作——原来是一尊以刘少奇同志为原型的蜡像,就是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刘少奇同志曾经于冬夜修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共产党员积极抗战,努力开展各项工作……
图3 刘少奇同志蜡像
西边一间厢房里陈列着一些徽章,整个洛八办收藏的徽章有60枚。当时,大家通过徽章来确认佩戴者所属的单位。其中,抗大第一分校第五期毕业证章,就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的徽章,它是这所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我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学校的一个小小的缩影。透过这些小小的徽章,当年那段历史仿佛重新出现在大家眼前。
中共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专家介绍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成立的过程:
1938年夏,黄河以北等区域相继沦陷。中共中央预计日军可能从洛阳一带渡河南侵,决定在洛阳建立办事处,一旦日军侵占豫西,就以该办事处为基础,联络地方武装,发动当地群众在伏牛、桐柏山区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10月,时任中央军委统战部负责人的刘向三,率50余名军事干部从延安来到洛阳。由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的阻挠,起初仅建立了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通讯处。该通讯处被安排在洛阳城中的亚东旅店。刘向三认为,在此处不便开展工作,就派人找到交通便利的南门外贴廓巷56号(庄家宅院)作为办公地点。1939年1月,卫立煌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通讯处改为办事处。
图4 时任洛八办机构负责人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在筹备期间,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在延安同负责此事的刘向三谈话,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后又多次进行指示。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同志多次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指导和部署工作,特别是刘少奇同志,曾三次前来。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是全国坚持时间较长的八路军办事处之一,转送了数以千计的军政干部,成为连接延安与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八路军驻洛办事处以公开机关的身份,帮助和支持了河南地下党的工作,大批党员通过这里走上抗日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图5 洛八办内的历史资料
1986年,洛八办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洛八办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7月成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洛八办成为首批洛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洛八办这一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充分体现了洛八办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洛八办教育和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扩大了党的统一战线,增强了党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同时,洛八办也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革命圣地延安输送大批革命干部和进步青年。来洛八办了解历史,可以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让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图6 队员王艺鹏在党旗前
图7 队员杨旭旭在洛八办门前
通过此行,队员们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我们党的伟大领导,坚定了入党的信念,誓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