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传承不止,文化自信倍增

来源: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赵志霞

为了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更深层次感悟文化内涵,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并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心。2020年8月16日至8月18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成员来到了临沂市兰山区王羲之故居和临沂市博物馆进行参观走访。

在进行实地参观走访之前,调研队队员们首先对临沂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鲁南五大调”、“龙灯扛阁”、“柳琴戏”、“郯城木旋玩具”等都充分展现出临沂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结合当地开放程度和充分的调查之后,调研队成员决定以“少年王羲之故事”与“王祥卧冰求鲤”为此次非遗调研对象。

“非遗”就在你我身边

8月18日下午,调研队员来到景区,落日从西边照过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1号的“王羲之故居”,门框上投射着大片的光影,引入眼帘的建筑和绿植让人感觉古色古香。故居南门门口的街道名为“洗砚池街”,街道以南坐落“洗砚池”小学。故居北门直对的是居民区,古朴的故居与现代生活交相呼应,浓浓的生活气息让整个故居都生动了起来。以东还有羲之宾馆、羲之居民组团,羲之的少年故事感染了这一方土地和百姓。

图为调研队成员参观的王羲之故居。

兰山区有白沙埠镇,千年古祠堂就在白沙埠镇的孝友村。孝友村原名双湖村,因村子里的孝友祠堂而更名。这可以追溯到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孝《王祥卧冰》,那故事就发生在早年的双湖村,“王羲之故居”中就记载着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在临沂的公园中也可以看到这一故事的记载宣传。看着故居门口的行人和车辆,调研队员不禁感慨到:“非遗就在你我身边。”它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们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正因如此,我们提倡非遗保护要“立足本地,不忘本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文化的保护必须要有本地人的参与,只有立足本地、不忘本色,才能将本土文化那种原汁原味的精髓保留下来并代代相传。

“非遗”传承从未停止

经过消毒和体温测量后,调研队员进入了故居。在景区内采访工作人员时了解到,王羲之故居始建于晋代琅琊郡境内(今山东临沂市区),是书圣王羲之幼年生活过的地方,“少年王羲之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对故居进行整修,并逐渐对外开放。

走进景区,调研队队员便看到了洗砚池。在石碑简介上,是家喻户晓的练字故事,少年王羲之的故事就像这色如黑墨的池水一般,历经千年,韵味不变。右军祠内,一位母亲正在给女儿介绍王羲之,调研队员走上前去热情的为小女孩讲述了羲之吃墨的故事。听完故事后小女孩对妈妈说:“我以后也要像王羲之一样专注、认真的学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人物,继承历史精神,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王羲之故居”内也有对“王祥卧冰求鲤”的记载。调研队员还了解到:为纪念王祥,政府于2000年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西孝友村南孝河北邻建“孝园”,调研队员回忆道,在老家的公园里二十四孝浮雕墙上就记载着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这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输送优秀的中华文化,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在一代代人中传承下去。

传承未行,谈何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着先辈们的无穷智慧,记载了千万年来的的辉煌业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传承和发展是我们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弘扬中华文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的凝聚力等其他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非遗”创新传承绽放光彩

调研队员在参观“王羲之故居”时发现,不久前琅琊书院内曾举行过“王羲之故居抗疫情颂英雄书法作品展”。参观结束后队员在当地的商店里采访到一位大姐,大姐说:“这次书法作品展既传承了王羲之书法艺术,又展现了临沂人民众志成城、不畏病毒的坚定信心,用书法表达了自己的心事。”在当地市博物馆内还设有“临沂洗砚池晋墓展”。工作人员介绍,非遗文化就在这一次次的结合和创新中更好的传承了下去。

图为调研队成员跟一位大姐交流“王羲之故居”的故事。

同时,调研队队员了解到自2003年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开始,连续举办的四届书圣文化节,成功打造了“书圣故里·魅力临沂”的文化品牌。2006年,书圣文化节又成功入选“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和“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类节庆”,成为中国重要的节庆文化品牌之一。第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以“书圣故里·魅力临沂”为主题,策划的系列活动将文化与经济完美融合,达到了“人民的节日、文化的盛会”效果,让非遗文化创新传承绽放光彩。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和促进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非遗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需要全社会的合力推动。此次参观让调研队队员更加了解了“少年王羲之故事”和“王祥卧冰求鲤”两个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方式,更明白了保护非遗从根本上就是保护它的传承实践,就是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要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活态、创新的传承非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7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疫”无反顾,扶贫助农我们在行动
“疫”无反顾,扶贫助农我们在行动8月1日,为了响应学校“勤读力耕”的号召,“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员李林灯、肖翔宇,来到广西省来宾市兴宾区石陵镇感龙村,开展扶贫助农活动。当天上…
不忘初心,e往无前——“项目e站”与e同行校企合作平台团队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为响应学校“三下乡”实践活动,构建一个优秀的校企合作平台,7月20日起,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项目e站”与e同行校企合作平台实践团队于在线上展开了校企市场调研与校企平台研发工作。截至8月20日,团队各项…
江农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云支教,点亮稚童梦之光
为弘扬爱国防疫精神,传承乡村教育使命,引领新时代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培养家国情怀。2020年8月8日至8月16日,江西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营队——爱国防疫云支教关爱服务团在线上通过微信群…
传承红色精神,誓做时代新人
8月12日,数计学院“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董蕾老师的指导下,走进沂蒙老区,感受沂蒙红色精神,寻访新老党员,坚定传承信念,通过镜头带领青年团员领略革命先辈们奋斗的革命历史…
宣传进社区,创建我参与——化学化工学院“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保卫士”暑期社会实践展示
8月1日,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保卫士”团队来到四川省资阳市安置房社区—黄泥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为深入了解社区卫生的治理问题,队员深入社区采访调研、亲身参与,并与社区工作人…
爱国教育从小做起
爱国意识是国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让低龄青少年充分认识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七彩筑梦团队对十堰市丹江口市老营社区的儿童开展了一…
炫彩时装秀
今天是七彩筑梦进行夏令营的第三天,活动主题为“时装秀”,活动内容是孩子们根据发放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装扮自己,当大家装扮好以后便开始根据装扮分组表演话剧,成员现场根据孩子们装扮的角色设置一…
看我时装秀
今天是七彩筑梦进行夏令营的第三天,活动主题为“时装秀”,活动内容是孩子们根据发放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装扮自己,当大家装扮好以后便开始根据装扮分组表演话剧,成员现场根据孩子们装扮的角色设置一…
百变时装秀
今天是七彩筑梦进行夏令营的第三天,活动主题为“时装秀”,活动内容是孩子们根据发放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装扮自己,当大家装扮好以后便开始根据装扮分组表演话剧,成员现场根据孩子们装扮的角色设置一…
跟我一起来变装
今天是七彩筑梦进行夏令营的第三天,活动主题为“时装秀”,活动内容是孩子们根据发放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装扮自己,当大家装扮好以后便开始根据装扮分组表演话剧,成员现场根据孩子们装扮的角色设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