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农学子返家乡:助力岱崮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包鹏飞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岱崮作为山东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人口数量多、老弱病残群体比例高、稳定脱贫难度大,必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脱贫目标,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从7月26日开始,包鹏飞同学便跟随当地扶贫干部进行学习实践,深度了解了当地的扶贫政策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实现“两个不愁”,落实“三个保障”

扶贫就是党委、政府组织多元帮扶,实现要“我”富。脱贫就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达到“我”要富。协助实现“两个不愁”,落实“三个保障”,是扶贫工作中的重要衡量标准和基本保障。两个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个保障便是保障其义务教育,保障其基本医疗,保障其住房安全。此外又额外添加一条,保障其用水安全。在具体的入户走访中,我们就以上的要求具体进行审查并且同贫困户交流沟通,以确保其已经实现脱贫但仍然享受扶贫政策,确保其实现“两个不愁”,落实“三个保障”。

图一:贫困户家中墙上张贴的扶贫信息以及鉴定报告 包鹏飞

建设扶贫工程,实现脱贫攻坚

实现精准扶贫需要花一番绣花功夫。抓产业促就业。发挥资源优势,研究市场需求,发展一些可持续的产业和“短平快”到户增收项目,努力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岱崮镇便投资建设了诸多扶贫项目。例如:光伏发电扶贫工程,农场建设扶贫工程,生产车间扶贫工程。知青农场便是其中的一项农场建设与生产车间并存的扶贫工程,其现代化,专业化管理的葡萄种植园以及半机械化,半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为贫困户提供了一笔较高的收入,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图二:知青农场中的葡萄种植大棚 包鹏飞

文化扶贫,文化脱贫

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岱崮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内部不仅设有体育室,图书室,计算机房和书法图画室,更建设有岱崮镇红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馆。从远古生物的地质遗迹到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事迹,依旧历历在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多样也让我们感叹时代的繁荣。

图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 包鹏飞

总结及感悟

多项扶贫政策的结合实施让我对于扶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感叹扶贫工作必将取得成功的决心,哪怕前方是荆棘满路,我们也只顾大步前行,拼荆斩棘,从不可能中寻找可能,从失败中寻找成功,脱贫攻坚,我们必将走向成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1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博雅大讲堂第47期:观敦煌文化风采 续文化传承篇章

为深化同学们对莫高窟文化的认识,提高大家文化传承的责任感,11月24日,由校团委主办,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承办的博雅大讲堂于东校区4#B208开展,本次活动特邀运河学院副教授吕德延作为…… 贾静怡 宋铭鑫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护航夕阳红 相约健康行”活动

为强化当代青年的尊老敬老意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防护能力,特别是针对冬季老年人高发疾病的预防,11月24日,聊城大学绿野协会于聊城市古城社区举办了“护航夕阳红相约健康行”活动。在社…… 王曰鑫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红色耀中华 风骨传后人”观影活动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民族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了解中国历史红色故事,11月24日,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青年之家三楼举办了“红色耀中华风骨传后人”星火影院观影活动,学院团委书记…… 任娅楠 曹宇辰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点亮征信之路 共筑诚信社会”专题讲座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征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征信观念,推动诚信社会的建设与发展,11月24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4#B105举办了“点亮征信之路共筑诚信社会”专题讲座,讲座特…… 宋铭鑫 贾静怡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巧手创童趣 爱心暖社区”活动

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关怀意识,促进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1月19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1班和4班团支部于聊城市聚园社区开展了“巧手…… 王梦琪 宋铭鑫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国防教育映初心 征聘宣讲筑基石”宣讲活动

为了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关注,11月18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4#C302开展了“国防教育映初心征聘…… 王梦琪 杜彦硕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4支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引导动员青年学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团中央青年…… 解梓瑄 冯若曦 初梦平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消防实践燃青春 安全护航谱华章”活动

为提高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11月16日,地理与环境学院2023级8班团支部于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消防实践燃青春安全护航谱华章”社区实践活动…… 陈雨乐 徐志典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院正新传媒召开11月宣委例会

(通讯员彭伊顺祖若汐胡桂焱)为了实现正新传媒各部门与各班宣传委员更好的对接,高效地开展接下来的月评工作,公共管理学院…

博雅大讲堂第47期:观敦煌文化风采 续文化传承篇章

为深化同学们对莫高窟文化的认识,提高大家文化传承的责任感,11月24日,由校团委主办,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承办的博雅大…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社开展“巧手慧心”南音心房志愿服务活动

11月1日至11月24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社联合学堂坡社区服务中心举办了“巧手慧心”南音心房志愿活动。心理学社监…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护航夕阳红 相约健康行”活动

为强化当代青年的尊老敬老意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防护能力,特别是针对冬季老年人高发疾病的预防,11月24日,聊城大学绿野协…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红色耀中华 风骨传后人”观影活动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民族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了解中国历史红色故事,11月24日,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青年之家三楼举…

最新发布

走进嵩溪镇竹炭制造基地,探寻攻贫战制胜法宝
清流的扶贫之路已经走了好多年,如今有了一些不错的成就,而这些成就不仅仅在于农业和手工业,清流人民在工业上同样有着不俗的建树,环保竹炭生产就在其中。2020年8月24日,福州大学赴福建清流调研扶贫项目实…
防疫抗疫 为爱前行
防疫抗疫为爱前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勇挑重担的品质,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大学生风采,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幼儿园服务…
电商新业态 孵化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电商“矩阵”式扶贫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自2018年起,为充分发挥我校智力帮扶的电子商务学科优势,管理学院师生正式启动该志愿服务…
点点烛光,温暖曦望情怀
曦望社会实践队开展阳光支教活动,多彩乡村”曦望社会实践队将在他们平凡的学习中,带来不平凡的线上支教活动以及线上线下调研活动,为孩子们提供特别的学习平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拓展孩子们的知识视野…
电商“智”农,直播“惠”农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化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解决农特产品、特色产业推广难、销售难等问题。2020年暑期,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形势下组织开展202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在确保…
走进嵩溪镇花卉基地,探寻 “花”式脱贫攻坚路
清流县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2015年三明市被列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清流被三明市列入精准扶贫试点县之一。脱贫攻坚路上,清流县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机制,大力扶持、发展花卉种植产业,通过家门口…
可爱的油菜花,可爱的石板沙村
位于睦洲镇石板沙村的70亩油菜花最近竞相盛开,黄灿灿的花簇一层一层地在田野漫开,黄花绿叶相间,加上蓝天映衬,俨然一幅美丽诗意的油画。而油菜花独特的浓郁芳香也吸引着无数的蜜蜂、蝴蝶穿梭飞翔其间,燕…
人人创文,创文为人人 ——关于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调查。
文明,是一所城市的追求。十堰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至今已走过30余个春秋。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真实了解十堰市创…
昔日不起眼的小渔村石板沙现在成为旅游“网红”村
昔日不起眼的小渔村石板沙现在成为旅游“网红”村。石板沙村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睦洲镇最东面,西濒南镇村,南邻黄布村,东望大鳌镇,8条自然村及村委会集中在一个岛,全村约600户,人口2400多人。据年长的…
热烈欢迎来到石板沙村
“石板沙村”社会实践队伍的调研活动接近尾声,经过这些天的调研,线下成员对石板沙村越来越喜爱,爱这里淳朴的村民,爱这里的疍家文化,爱这里的美丽景色,爱这里的恬静悠闲的慢生活,热情好客的村民们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