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蒙城县楚桥镇实践团来到楚桥镇徽姑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深入了解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经济,探究高效、生态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农业。实践团成员通过对当地合作社种养结合模式的探索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调研,深入了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农业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注重农业绿色发展
化肥和农药时农业生产最基本且比较重要的物质投入,合理施肥控肥时提高肥力和作物单面积产量的重要举措。目前而言,我国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而忽视农业绿色发展的形式导致土壤、水、空气的污染,也降低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竞争力。
实践团成员与常兴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当地绿色农业种养模式进行了信息了解。常兴社区在楚桥镇政府发挥镇域优势做大做强绿色农业产业的帮扶下,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建设高质量发展虾稻种苗繁育、养殖示范基地,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农业的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实现虾肥稻香的生态双赢。谈话结束之后,常兴社区的孙峰委员也表示对大学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十分支持,鼓励队员们多下基层学习知识,多贴近人民了解实况。
走访调研,了解居民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水平
活动准备前期,团队准备了大量问卷,问卷包括农户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农药过度使用对环境影响,对政府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等内容,充分保证收集到最真实最有效的数据从而保证高质量的完成调研工作。团队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居民对于化肥农药不施用就会造成减产和病虫害的错误认知,对国家相关的政策了解也不够充分,大部分农户依旧存在将废旧的农药包装袋丢弃在田间地头的不良习惯。调研中实践团成员发现合作社种植人员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水平较高于普通农户,且掌握更多较为正确的科技知识以及更能接受、使用先进的农具设备。
实践团成员也将问卷情况反映到了常兴社区,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一是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联系,邀请技术人员、专家定期到社区普及农药、化肥使用和国家相关政策的知识,正确指导农民改正错误认知;二是设立垃圾兑换点,居民可以通过农药瓶、化肥袋以及烟头等对环境不利的废弃物在社区兑换相应生活用品,既可以改善不良习惯,也可以增强居民爱护环境意识。
助农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常兴社区在发展农业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种养结合、循环种养的发展模式,做到发展和环保并举,发展与产业扶贫并行,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一部分农民、贫困户走“虾稻共作”的致富之路。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楚村镇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53692亩,群众收租1000元每亩每年,在农闲时可以当地农民可以到合作社进行务工获取额外收入,既增加了农民土地收入,又增加了务工收入;对于建档立卡户,社区与合作社对接,安排贫困户长期从事工作。
为支持当地绿色农业发展,楚桥镇实施了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招商引资的同时,扶持当地大户,帮助他们租地,协调好与群众的关系,在用水用电道路等问题加大扶持力度,县政府也出资建设了虾交易大市场,解决了虾农的后顾之忧。
采集水样,科学分析水质情况
蒙城县徽姑娘稻虾种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1760亩,水稻育秧基地21亩,共建设虾池55个,基地辅助设施场地12亩。实践团前往合作社进行观摩,参观过程中由合作社管理员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合作社虾稻养殖以及目前积极探索的“农业+电商+扶贫”模式,积极搭乘楚桥镇电商风潮,实现农业产值160万元,小龙虾产值200余万元。
队员在合作社管理员的帮助下在水田中进行水体的取样。用生物学中的分点采样的方法采集水面下5cm的样品,并对所采集的样品分门别类地标记,在返校后及时地对所取样开展农药残留含量地分析工作。
实践团成员孙一方感慨道:“此次地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对自己地专业有了新的认知,感受到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倍感珍惜此次的实践机会,今后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用心服务三农,做一名优秀的农大学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1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