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找寻红色记忆,探索革命文化

来源: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伽骐

为传承革命精神,探索家乡红色文化,树立青少年对英雄的正确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心,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找红色记忆调研队队员于2020年8月16日至8月19日前往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陈少敏纪念馆、寿光市台头镇张家村张玉山故居和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马保三故居参观调研。

了解陈少敏生平,弘扬革命精神

8月16日,调研队队员乘车前往范于村陈少敏纪念馆参观学习。步入纪念馆,一尊两米高的陈少敏烈士雕像映入眼帘,雕像英姿飒爽,威严庄重,旁边立着一块记录陈少敏烈士一生重要时刻的红色石碑。调研队队员了解到,从1902年5月到1977年12月,陈少敏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也是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情路坎坷、革命危险、失去女儿和丈夫等所有的灾难和不幸都无法打击她对革命的信仰,对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她舍弃小家的温馨只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这种大无畏精神让调研队队员十分动容。

随后,队员走进第一展厅,浏览了陈少敏从出生到加入共产党的28年时间。在老大爷的耐心讲解下,调研队队员对陈少敏烈士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幼年的陈少敏跟随父亲读书,后来被送到教会学校接受教育,也是在那时她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思想文化。后来,家境没落,她做过童工,当过女工,帝国主义对人民压迫让她更加坚定铲除帝国主义,保护祖国和人民的信念。于是,历经坎坷她在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成为共产党员。走过陈少敏的前半生,调研队队员相继来到了第二展厅和第三展厅,这里书写着她那坎坷的爱情史和成为白区红心女战士的经历,向世人展现了不忘初心、不怕迫害、敢于反抗的陈少敏。她是唯一一个在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会议上投反对票的人,她的坚定自我、明辨是非值得人们学习。

走进先辈故居,感悟百态人生

亲自实践参观了陈少敏纪念馆后,调研队队员对红色记忆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研队队员来到寿光县党委旧址、张玉山故居参观调研。一开门,一所面积不大的小院子进入调研队队员的视野,院子里只有一间小屋和一间厕所,工作人员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在这里,调研队队员了解到了张玉山先辈虽生活艰苦但信念不倒的一生的时光。在这里,张玉山先辈组织农民夜校和妇女识字班,为乡里教育工作打下基础;在这里,他与王云生、延安吉一起建立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间屋子记录了他的一生,记录了他一生的英雄作为。调研队队员发现有不少的游客来参观张玉山故居,他们怀着敬仰和虔诚的心来学习。邻居阿姨感叹道:“这挺好,人多了张老先生就不会孤单了”。

在参观完张玉山故居后,调研队队员乘车前往牛头镇村参观马保三故居。院子是个不大的四合院,北面是主屋,墙壁上挂着马保三先生一家的合影和当年的桌子。东厢房里陈列着马先生工作学习的书桌,下地用的劳动工具和旧式纺车以及一些对马保三事迹的介绍牌。南厢房是展览室,重点介绍马保三的事迹以及参加的重要战役的故事。西厢房里放着一件老式油印机,据工作人员介绍,那是马保三先生传递革命信息和革命文章的重要工具。同样是面积不大的院子,里边却样样俱全。在这里队员了解到了马保三先生的一生,房子不大却是他一生的缩影。他在这里读书识字,在这里认识了他加入共产党的引导人——张玉山。可以说,这里是他一切成就的基石。亲自走访参观使调研队队员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尤其是站在先辈故居,听着讲解人员声情并茂地讲述先辈的真实事迹时,调研队队员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更能体悟到先辈的革命精神并为之敬仰和赞叹。

每一处红色文化基地都蕴含传承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寿光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发展旅游业,同步带动其他产业,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对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更须潜心学习红色文化,深入了解寿光红色文化对传播革命精神、传递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促进红色基因的一脉相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2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消防连万家,平安你我他

消防进家园,平安到永远,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消防演练可以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提升应急能力。在社区大范围内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时间——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

消防是指消除隐患,预防火灾。消防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的处理流程,以及提升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人员在火中互救、……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的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老年群体,建设和谐乡村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重,并带来了很多关于养老的问题,而农村作为我国的主要社会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上都高于城镇人口,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所建立……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21日电(通讯员梁瑞晨)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公益有起点,爱心无终点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公益活动体现了人们助人为乐的品质,促进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等,为延续中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点滴汇心海,真情暖人间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做爱心公益活动,就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每一份公益活动都有其价值所在,这些价值是在自己在得到快乐的时候,也帮助了别人,所以做爱心公益……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在活动,助力疫情大防控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避免疫情的再次袭来,团队队员决定助力疫情防……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筑梦桂东、情溢郓城——青年筑梦之旅纪实
筑梦桂东、情溢郓城——青年筑梦之旅纪实2020年8月‎20日至24日及8月25日,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筑梦桂东、情溢郓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桂东县、山东省郓城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
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走进浙商开展浙商文化与浙商精神调研
“瑞宁嘉”三地历史成就观察实践队由职业技术学院10名来自浙江各地的成员组成,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浙商,开展了浙商精神及浙商文化的调研活动,深入挖掘浙商背后的重要意义。线上篇调查问卷篇:…
学习习近平青年观,探究学社联动育人实效:青马红心调研团开展调研活动
为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发掘学社联动育人机制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调研团于8月5日至8月20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
实践在路上——崔家峪镇团委
实践在路上——崔家峪镇团委对于乡村振兴统筹安排的机关——崔家峪团委进行调研通过前往山东省沂水县崔家峪镇进行实地考察,对相关干部进行采访,我们深入了解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了解有关工作对村里造成…
悠久的石磨文化
“磨峪村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做石磨,到现在已经有500年历史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是家家有磨。”老艺人告诉我们。磨峪村因石磨得名,也曾因石磨而兴。老一辈沂水人一旦要买磨,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
探寻绿色腹地里的红色宝藏
深入了解革命苏区历史,弘扬光泽县苏区红色文化,瞻仰先人为抗日做出的重大贡献,传承老区红色精神,是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是以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振兴。为此,2020年8月2日,福建农林大学追寻红色足迹…
隐藏中的壁画村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处位于江门市睦洲镇的最东面,四面环江的石板沙村,它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一个橄榄球形小岛,环境优美。村里80%都是疍家人,他们临水而居,有着和苏杭一样柔美的流水和自然村落风光。走进…
芜湖大学生三下乡:关爱家乡莘莘学子,弥补他们疫情缺憾
芜湖大学生三下乡:关爱家乡莘莘学子,弥补他们疫情缺憾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27日电(通讯员丁宏飞)从7月26日起,安徽工业大学成立了“爱心辅导”实践队,让成员在自己家乡辅导少年学子,帮助他们改善因疫情而长…
实践在路上——白星花金龟养殖棚
以白星花金龟养殖棚为例调研相关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在养殖棚中,负责人为实践团队介绍了整个养殖棚的运作原理与工…
探索石磨文化
“磨峪村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做石磨,到现在已经有500年历史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是家家有磨。”老艺人告诉我们。磨峪村因石磨得名,也曾因石磨而兴。老一辈沂水人一旦要买磨,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