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乡村发展,担青春使命

来源: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李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解农村脱贫攻坚战的致富经验,充分认识乡村发展的现状,全面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增强自身实践能力,2020年8月16日至8月20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融入祖国,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以调研队成员所在地安徽省合肥市、山东省淄博市等为实践地点,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业与粮食生产销售等农业农村农民相关内容展开调查研究或服务三农、基层治理等实践活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发展要修路,人民生活更丰富

虎洞村是一个封闭的秀丽小村,村民主要依靠种植玉米获得收入,发展闭塞,收入水平较低。近年来,白马岭隧道初步建成,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调研队成员于8月16日下午骑车游览了隧道的内景,感叹隧道建造的宏伟和其带来的便利。“要想富先修路。”虎洞村,通过修建隧道,为当地村民吸引来外地客商,极大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村里建立了公交车站牌,开通公交车,道路连接每家每户。村民一走出家门就可以坐上公交车,通行公交车让村民的出行极其便利。村民们告诉调研队成员,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出行如此便利,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随时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道路修建,让村民们看到更多新奇的东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在采访过程中,一个爷爷为调研队成员演唱了他们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抑扬顿挫的语调中,爷爷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真挚的情感在一词一句中流淌。

“公路通,百业兴”道路的修建为村民打开一扇门,为乡村各方面发展奠定基础,相信村村通即将实现,更多乡村会拥有崭新的生活。

挖掘农业特色,筑牢乡村底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淄博小组成员围绕家乡特色品牌“蓼坞小米”展开农业与粮食生产销售的调查研究。调研队成员首先来到了位于蓼坞村的工作站,在站内的工作人员领导下,调研队成员参观了种植蓼坞小米的农田。这么多年来,蓼坞小米的种植始终如一,经历了播种、除草、施肥、收获、晾晒等多重工序,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实现无污染,是选用农民家里世世代代沿续下来经严格筛选的古老品种,经绿色基地种植全部施用农家肥,传统工艺加工,完全保留了营养价值成份。调研队成员积极体验除草,罩网,更好的体验小米种植。调研队成员了解到,最近两年,在村里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淘宝直销、宣传报道等多种销售渠道,村里的小米逐渐打开销路,还注册了商标,申请了有机富硒小米认证,做成的精品小米已卖到10元/斤,依然供不应求。“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今年九月初谷子收获后设备开动了。”工作人员充满期待的告诉调研队成员。小米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利用网络扩大销路,稳固农村发展根基,推动了蓼坞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村农业全面升级,会更好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增产增收,也必将引领亿万农民共建美好生活

绿化生活环境,扮靓乡村振兴

随着生态文明逐渐被重视起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而绿化无疑是遏制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有效措施之一。气温逐渐升高,即墨区蓝村镇掀起了栽花种草、绿化新农村的高潮,调研队成员也参与其中并开展走访。

走访记录过程中,各村随处可见村干部和群众一起挥动铁锹,挖坑、运苗、填土、浇水,分工合作。采访镇书记时他告诉调研队成员,农村路边绿化,在实施的时候务必要做到因地制宜和勤俭节约,充分考虑了地区气候条件,并调动村民积极参与,节省成本提高栽种质量的同时村民也可获得一定收入。即墨区蓝村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的目标,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乡绿化美化村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通过了解,在美丽文明乡村行动中蓝村镇启动了“道路彩化工程”,就是在搞好道路绿化工作的同时,在树荫下、绿化带里、广场周边,见缝插针地种植上诸如格桑花、鸡冠花、贡菊、波斯菊、串红等草本花草,并对花种进行组合搭配,扮靓美丽乡村,力求达到“满眼皆绿,满目花草,处处花香”的效果。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高水平打造生态宜居农村环境,这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乡村发展离不开乡村治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乡村规划不断完善,离不开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调研队更加详细的了解了近些年来乡村发展的巨大变化,决心有所作为,为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在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经济发展会更加快速,乡村发展会更加完善,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2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民法典之人民篇
中国青年网宜昌8月26日电(通讯员汪俊杰)民法典的要义在“民”,立典为民、以民为本,涉及人民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家庭幸福等各方面的民事权利,切实回应人民法治需求,处处彰显增进人民福祉、维…
石板沙也需要保护!
随着石板沙村从渔村发展到景点的过程中,来石板沙游玩的人数增多了,经济水平得以上升,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客前往游玩的人数上升必然会对当地土壤产生一些危害,例如骑车、步行以及一些人为改造的景点…
一年等一回的黄沙蚬
石板沙村,盛产一种河蚬叫——黄沙蚬。但不是所有的河蚬都叫黄沙蚬,也不是所有的黄沙蚬都和睦洲黄沙蚬一样。镇里依靠着西江水而生,西江水在这里由急到缓,大量黄沙冲刷蚬身。加上靠近出海口,水里营养丰富…
734社会实践报告
2020年7月,烟台大学数学院“734致富研究大队”为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一份力量,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崔家峪镇调研其振兴的原因,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正处于脱贫攻坚的乡镇提供一些经验。由于2020…
抗疫防洪宣讲,共创美好未来
为宣传抗疫防洪知识提高民众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2020年8月15日至8月20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抗灾抗疫知识宣讲团小组成员分别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和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博赞教育”辅导机构孙祖校区…
开展心理辅导,共创美好未来
为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加强孩子心理辅导,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疫情,2020年8月16日至8月19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疫后心理辅导调研队调研成员在各自家乡周边针对儿童群体疫后心理恢复进行实践调研。通过此次活…
民法典之以人为中心
中国青年网宜昌8月26日电(通讯员汪俊杰)随着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的到来,人民创新创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法典积极回应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挑战,专门针对通过信息网络订立电子合同及其履行规则设置法律…
用心守候,共创未来
为关注群众心理健康,加强对群众疫后心理问题的沟通、疏导工作,更好的守护居民心理健康,重塑美好生活,2020年8月16日至20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疫后心理辅导调研队以疫后心理疏导为主题,面向老人、儿童…
“疫”心守护,共筑未来
为关注群众心理健康,加强对群众疫后心理问题的沟通、疏导工作,更好的守护居民心理健康,重塑美好生活,2020年8月16日至20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疫后心理辅导调研队以疫后心理疏导为主题,面向老人、儿童…
马琳暑期社会实践感言
2020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有疫情,有洪水,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一年,是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时候。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与我的六个队友组成了“734致富研究大队”,我们在沂水县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