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组成了“古道传音,行路与文”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实地探访了位于浙江临海东北部汇溪镇的有着“临海东乡文化第一村”之誉的孔坵村,亲身感受孔坵古韵与山川美景,对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研究。虽然天气极为炎热,但我们一行人在这七天时间里依然享受其中,用心感受、记录这个村子的一点一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不算宽的青石板古道上,我们用相机记录着,用心感受着,也在思考孔坵村的魅力在哪里,其被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值得借鉴、改进之处。一路走来,近仁堂、半耕堂、一心斋、中和堂、三余堂、耕礼堂、章氏祠堂等文教建筑、礼制建筑很是齐全。宝新义塾旧址尚存,学堂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这些如今均完好无损。村内村边还有东泰桥、中和桥、西安桥三座古石拱桥,至今保存完好。村中的章氏祠堂,奉远祖章公修像,载章氏家训。章氏后人一直尊师重道,恪守祖训。由此可见,章氏族人对文教传统的坚守,正是这个村落传承下来的精神支柱,是村子的灵魂也是魅力所在。
在调查期间,我们发现孔坵村的整体建筑风貌基本保持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初期的特征,保存有30余幢明清时期的民居。这些传统建筑集中,依山依势而建,石砌、木雕、灰塑、墙绘工艺精湛,用材考究,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台州传统民居精巧典雅、色彩淡爽的独特魅力。我们也与村中的居民、村委会的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经过走访观察以及对村中长者的询问,我们获悉了村中目前留存的主要的三项传统技艺,分别是养土蜂、酿红薯酒、串彩灯。如今,当机器高速运转的轰鸣声湮没不紧不慢的精雕细刻,整齐划一的流水线生产逼退独一无二的手工制作,宣告了传统手工艺黄昏的到来。曾经的珍贵民间手工艺渐渐消逝在时光中,独留我们惊叹巧匠们的娴熟技艺和绝妙构思了。
然而孔坵村虽“身怀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面临村落难以转型、文化遗产难以传承的尴尬局面。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潮流下,该村的人口急剧下降、老人儿童留守,强壮年外出务工,技艺传承者缺失、传统建筑遭遇“拆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遭遇强大阻力。就比如孔坵村的文化礼堂,依然保留了当地特有的建筑风格,未曾经过后期的修葺粉刷,然而目之所见,却有些破落,似乎缺少专人的打理,显得十分落寞。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像孔坵村这样的古村落,只是随着村中青壮年一辈的离开,越来越少的人,留守在村中。村子里目前大多是蹒跚的老人,日日与青山绿水为伴,有了美景,却没有家庭的温馨。岁月给这些村庄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迹,断垣残壁,人走茶凉。因此,对孔坵村传统建筑、传统技艺进行保护,迫在眉睫。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发展就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但传统村落的保护也应该在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比较重要的传统村落。浙江的传统村落保护在全国起步较早,由于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省各级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很是重视,也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保护与传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进程中,传统村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载体,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山间水畔,铭刻了文化记忆,也寄托了浓厚乡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内容与路径,为新时代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本次实践活动就聚焦传统村落——孔坵村,围绕其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多个话题进行探讨。
此次下乡,既非写生也非观光而是带着调研的目的而来。大家分工明确,紧密协作,每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能够在这样的一支实践队伍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这次社会实践,它让我收获颇多。漫步在青山绿水间,行走在青石板转上,见识了孔坵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加入了“一元公益基金”,参加了慰问山区孤寡老人的活动。说来惭愧,作为一名研究生,这却是我自大学以来第一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走出去,走出课本,理论联系实际,去生活中、社会中更深刻的探究、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