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时代的青年“下乡记”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刘正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是青春的青,鸟是归鸟的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为响应学校“参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要求,7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刘正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州城街道,亲身参与到家乡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意义,开始了自己的新时代青年“下乡记”。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扶贫工作一直是基层乡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后的数天中,刘正亲身参与到街道的扶贫工作考察中,负责新闻素材搜集与宣传工作。他主动跟随街道宣传工作人员来到街道产业扶贫的典型—谢楼金银花种植基地。谢楼村是基层乡村产业扶贫的典型代表。村民们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抓住机遇,在积极扩大种植规模主动融入市场供应链的同时吸纳周围村的闲散劳动力,真正发挥出了产业扶贫的带动辐射效果。当地村民表示,金银花的种植可以填补他们的劳动空余时间,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金银花种植有着良好的前景,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实践进行的时节,正是当地的雨季,降水量大且较为集中,实践地点州城街道地势低洼且周围多坑塘河道,容易造成汛情。街道相关责任部门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开挖坑塘,疏浚河道,整修排水,力求保证街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刘正在相关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疏浚河道坑塘不仅是防汛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关系到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废弃的河道坑塘滋生蚊虫,妨碍环境整治工作整体进展。通过对废弃河道坑塘进行综合整治和修缮,可以降低汛情发生的风险,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街道人居环境的改善。

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为期数天的考察调研和亲身工作,让刘正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部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发展必须结合本地实际特征,结合人文因素综合考量相关举措,“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好自己的乡村,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身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学子,我们更加要牢记“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的校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有朝一日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大潮中,为振兴乡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字 经济管理学院 刘正

图片 经济管理学院 刘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734致富研究大队赴崔家峪镇考察暑期社会实践感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农村的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前往崔家峪镇进行了暑假社…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坚持脱贫攻坚,深入乡村调研3
2020年7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暑期社会实践-以实地调研助力脱贫攻坚队伍进行农村调研第三天。在第二天的视频会议中实践队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及时思考并探讨解决…
青岛理工大学“苏鲁之星,返乡调研”实践团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山东省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民大学子三下乡:深入了解精准扶贫,富村富民奔小康
为深入了解武威市古浪县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8月25日,西北民族大学赴武威古浪县精准扶贫效果评价调查研究小分队抵达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入户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精准扶贫政策…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科技支农帮农团 高硕】社会实践感言
8月26日烟台大学科技支农帮农团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尹家村8月26日,社会实践已经开展了六天,在社会实践期间我们考察了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尹家村的大葱销售情况,并且采用考察与实践相同步的方法,一边针对山…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 科技支农帮农团】 科技支农帮农团亲身销售大葱
8月26日烟台大学科技支农帮农团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尹家村8月26日,今天是七天社会实践的第六天,经过昨天科技支农帮农团对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尹家村的走访,了解了该村大葱的基本情况与销售状态,并且科技…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坚持脱贫攻坚,深入乡村调研2
脱贫攻坚战自2015年于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党中央重要强调以来,在各方的努力下已初见成效。然而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为脱贫攻坚战带来了巨大的考验。2020年7月16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
传承红色文化,关爱留守儿童
中国青年网濮阳8月25日电(通讯员李斯凡)8月初,郑州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红色联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8名同学在李牧遥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濮阳市清丰县,开展“传承红色文化,帮助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
播种希望,一起成长
开始于7月14日,结束于8月15日,2020年的夏天,我在家乡拥有了一段特别的记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支教在今天结束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历程,我觉得感慨万分。直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第一天上课的场景。到教室的第一…
8.26【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消防知识宣讲团——调查有关消防知识的普及情况
8.26【最新动态光电学院】消防知识宣讲团——调查有关消防知识的普及情况为了尽快落实完成本次的消防知识学习及宣传活动,8月26日,消防宣讲实践队在烟台市莱山区新世界百货、保利、上市里等地均进行了问卷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