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感悟:找寻扶贫往事,不忘同富初心
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记者会上,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平均月收入就1000元左右”,一时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舆论热议。
而这,直到8月自己在互联网上找寻实践的相关材料时才看到,在赶往扶贫一线老师家中的公交车上的我,被李克强总理那句话震撼得,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是啊,如果没有这次三下乡的实践,也许我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到我国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
“真的是太贫困了,生活条件脏乱差,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没有劳动能力。”一位扶贫一线的老师说道。
“基本靠农活维持经济收入,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只能靠政府的补贴金生活。”一位已脱贫的贫困户回忆道。
“家里劳动力不足,或者因为一些重大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还有一部分就是学生上学问题。”一名高中资助办的工作人员说道。
受访人这一字一句的讲述,带我走进了一个真实的、一米一盐精打细算的世界。
图为实践队在采访。通讯员 周雅琳 供图。
扶贫应扶智,是一线帮扶人最大的感悟,观念与思维是扶贫的根本。贫困户多为农村居民,受限于经济条件,没能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从而对子女的教育不足够重视,只认为送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了,除非孩子的成绩优异,不然就让孩子辍学打工,相对于培养孩子,让孩子快速成为家中的劳动力就变得更加现实了。不仅如此,这样一代代的教育和周遭的不良风气会促进助长,这种只图短期利益的风气一旦形成,教育资源被抛弃、丢失,这时,想要脱贫致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扶贫还应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民情,仔细分析,精准规划,将产业项目引向贫困地区,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相关产业向贫困地区倾斜,解决贫困群众就业的问题,建设公路基础设施,为当地的发展、当地贫困户的发展提供便捷的条件,并对贫困地区的人民培训技能,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创收之地。扶贫也当扶心,让人民看到未来的希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有力的外部行动。唯有在心灵的源头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才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逐步实现小康。
听完他们的讲述,我只觉沉重,了解完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努力,又只觉惭愧,空有热情,却没有能力去助力扶贫事业。但转念一想,也许这正是国家的意愿:象牙塔中的我们,是有必要去深入底层去接触社会的。也许我们带不过去致富项目,也许我们拿不出来解决方案,也许我们总会在无意中给社会徒添麻烦,但这类实践是有必要的,它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的一次探索,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一次锻炼机会,更是避免与真实的底层社会严重脱节的方法。
图为实践单位座谈会。通讯员 张豪磊 供图。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党和政府能带领14亿人民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件艰难而又伟大的事情。但李克强总理的那句话如若针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仍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任重而道远。同时,这次的社会实践里,我也学会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这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不脱离群众,做一名有思想,有能力的当代大学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