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汪贲:立德树人,桃李芬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汪颖

【实践成果】汪贲:立德树人,桃李芬芳

安徽师范大学 校友访谈 求学及教学经历

【导读】安徽师范大学“薪火相传 廿载又新”实践团队线上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00级中文系校友汪贲,听其分享他的求学和教学故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芜湖市第一中学的一线教师汪贲在访谈中不停强调的八个字。2020年8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以云端采访的形式,线上连麦,对话云端,再次采访了一位00级安徽师范大学校友汪贲,听他讲述求学与从教的故事。

治学严谨,教学认真

汪贲首先向记者表达了他从安庆来到江城芜湖,来到师大的门前时的感受,“宏伟、古朴,整体建筑风格和绿化都透出了深厚的历史气息。”接着谈及大学期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时,汪贲表示,对他来说,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个人,应该是一群人,一类是陈文忠、潘啸龙、余恕诚这些老一辈的学者,他们的教学各有风格,但却散发着同一种气息:儒雅,他们治学的严谨、教学的认真,给所有的同学包括他都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同时,汪贲的辅导员王友群老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既是一个邻家大姐姐,又是一位时刻引领着学生思想的师长。当时汪贲班里有一个同学生病,在那种王又群老师自己的生活环境都不是很好的条件下,她坚持给这位同学炖排骨汤、鱼汤养身体,她的这种照顾对远离家乡的学生而言,已经是家人一般的存在。由此,他向记者总结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大的老师担得起这八个字。

记录成长,师生共进

汪贲所任教的芜湖一中是老牌的省重点高中,只有在初中成绩拔尖的同学才能进入,但在进入这所学校后,成为了班里很普通甚至是倒数的同学,心理落差极大,由此,汪贲想到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活动时帮所有同学都拍下一些照片,每到学期末,都会从中精心挑选一张,并配上各不相同的手写寄语,每三年帮一届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所有人的关心以及关爱都是一样的。

汪贲表示,成长记录册、拍照以及写寄语,所做初衷都是告诉同学们,他们在所有生活学习中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中的。这种做法保障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成长记录册,既是师生之间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也让同学们在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及进步,保持持续竞争的斗志。“在做这些事情时,我的每一届学生跟我建立起的亦师亦友的感情,就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了解学生,走进内心

当记者问到汪贲如何教育叛逆的学生时,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免遇到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但是作为老师应该要从关爱学生及提高自己的学识两个方面来打动学生。“首先就像师大的老师对我的影响一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次,老师不能去回避叛逆的学生,要保持耐心和爱心去对待他们。”汪贲说出了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学识,就站不稳讲台,受不到尊重。

汪贲向记者举例六年前的一个学生,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学生,但通过每次笔谈后的了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生的心结:在他不听课不写作业的背后,是想要学好但又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从而采用这种叛逆的方式来遮掩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在汪贲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后,学生开始敞开心扉,感受到了理解与关心,后来该位同学也发愤图强,考取了安徽医科大学。“这个例子是我教学生涯中很难忘的一个事情,真正告诉了我,如何对待叛逆的学生。”

当老师,不是为了生活的苟且,而是为了追寻心中热爱,希望大家能一直保持一份热情,对生活,对职业。汪贲最后对记者说到。(汪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3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淄博学子三下乡—探乡村发展,寻乡间文化
8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乡约锦秋”实践团队员来到东窝陀村进行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和农户家中,村领导以及村民向队员详细介绍了村内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村领导介绍到:农村生…
一路有你,何其有幸
一路有你,何其有幸2007年春,你正式面世,陪着师大走过13载春秋,伴着师大培育3整届学子,每一位走出师大的学子,将你装进他们的行囊,再踏上人生之路。师大校训,一路有你,何其有幸。很奇怪,你明明是归属…
王延鹏:入门需正,立志需高
【实践成果】王延鹏:入门需正,立志需高安徽师范大学校友访谈对话母校【导读】安徽师范大学“薪火相传廿载又新”实践团队线上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05级中文系校友王延鹏,听其分享他与师大的故事。“功夫需从…
从贫困村到休闲旅游村:“葡萄村”走出一条致富路
2020年8月27日,实践团中家住临沂市费县的实践队员来到了费县费城街道新刘庄村,对新刘庄村的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收获颇丰。背靠凉山,青龙河穿村而过。临沂市费县费城街道新刘庄村这个曾经的沂蒙小山村,在…
8.27【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消防知识宣讲团 ——调查问卷工作
为尽快落实完成本次的消防知识学习及宣传活动,8月27日,消防宣讲实践队前往烟台市芝罘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的调查地点定在芝罘区大悦城以及周边人流量较多的地点,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施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
新地摊 新经济——大学生摆摊有妙招
(通讯员:姜新宇张啸宇)随着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释放“地摊经济”最大活力的建议以及多项政策开始松绑地摊经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地摊经济中,包括许多“闲置在家”的大学…
滁院学子助支教,宣环保,勇抗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曾说到:“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脱贫攻坚的同时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忘记守护“金山银山”。8月,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
赴滁州暑期三下乡实践:扶贫攻坚
赴二龙回族自治乡扶贫攻坚调研二龙于1949年建乡,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民族乡。二龙回族乡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定城东南约30公里处,是滁州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安徽省成立最早、回族人口聚居最多…
探索复兴之路
8月26日上午,探索复兴之路小分队队员前往大别山区开展探寻革命遗址、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追寻红色足迹,发扬革命精神,让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党史与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
扶贫攻坚
赴二龙回族自治乡扶贫攻坚调研二龙于1949年建乡,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民族乡。二龙回族乡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定城东南约30公里处,是滁州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安徽省成立最早、回族人口聚居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