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迫在眉睫
暑期实践已渐入尾声,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将对暑期实践调研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完成最后的成果集制作,在进行了前期大量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对湖笔、湖剧、湖州琴书、安吉竹刻、长兴花龙船等非物质文化的现状与传承进行了了解,并采访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据了解,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难以传承的窘迫,湖剧老艺人杨新娟向我们讲到,“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习湖剧或者是琴书这样的艺术,而老一辈的艺术家大多都像我一样,虽然对这门技术充满了热爱,但是由于年纪到了,精力也大不如前,难以挑起湖剧传承的重担。”
随着社会变迁,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现代文明的冲击 ,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去认识了解并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意识,让这些蒙尘的明珠能够继续发光发亮。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董雪峰
2017年7月9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