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我的基层扶贫实践故事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18级环境科学 作者:董贞汝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一直向往能将自己的光和热挥发在祖国的大地上。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在家乡山西省曲沃县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假期”,难得的居家时光让我更了解也更热爱这个小县城。家乡飞速的发展令我感叹,作为一个整日漂泊异乡的学子,我希望能利用暑期这个充裕的时间,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依然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因此在克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要保证扶贫进度,各项工作的任务变得更重、要求变得更高。

在确定好实践方向后,我找到了一位负责精准扶贫工作长达三年之久的工作人员周老师,他是曲沃县的一名中学老师,三年前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驻扎到曲沃县高显镇安泉村进行长期的扶贫工作。在周老师的帮助下,我选定了安泉村为实践调研的地点,并开展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扶贫实践工作。

初入安泉村

安泉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高显镇的下辖村。位于曲沃县城北7公里处,村西紧靠大运公路,村南紧邻晋侯高速。我们从城里出发,大概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村口。村子就在大运路的边上,牌坊十分简朴。

图为安泉村牌坊。

村委会对面墙上有很大的一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标语,看上去是很早就挂上的了。

图为精准扶贫的标语。

图为扶贫工作队的同事们正在对接工作。

图为扶贫工作队休息的地方。

扶贫工作队平时就在村委会的便民服务室中办公和休息,一切布置都非常简朴。

采访安泉村书记

在正式进村实践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对安泉村的冯书记进行了采访,大致了解安泉村的发展情况、抗疫过程、防疫措施、农业生产、教育情况、文明建设、就业情况、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以及最主要的贫困情况和脱贫情况等,从官方的角度了解这个村子的大致情况,对我后续的调研工作打好信息基础。

图为冯书记正在接受采访。

冯书记穿着非常朴素,为人也很亲和友善,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接地气。冯书记邀请我来到了会议室,我们坐下后便直奔主题,开始了采访。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安泉村共有786口人,耕地1400亩,主要靠农业发展经济,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中药材等种植为副;此外还有10%-20%的村民到周边的钢厂务工;人均收入在14000元/年。

扶贫工作队是在2018年驻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扶贫对象有5户,而这5户也先后在去年年底实现了脱贫,这一年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兜底跟进,保证这5户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询问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脱贫时,冯书记跟我详细叙述了这5户贫困户最先的贫困情况以及帮扶的过程。

5户人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病致贫,都是因为家中有一人或多人患了癌症、白血病或脑血栓此类病症,在治病过程中导致积蓄用光甚至直接丧失家庭劳动力导致的突然贫困。

在倾听书记讲述这几户的故事时,我心中不免感到无比地悲痛和同情。冯书记说,“在这些家庭刚发生变故时,基本上大家都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明显可以感觉到这些人的心劲儿已经没了,而这也是我们恰恰要去慢慢进行疏导的工作。”

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在这三年时间中为这5户人家的脱贫真的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们首先从政策上给他们应有的补助,包括低保、“136政策”所带来的医疗补助等,这些政策也在脱贫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装置;种植辣椒、药材;养猪;介绍工作等,根据政策,用应有的补贴,给贫困户们开拓了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

在了解安泉村的环境时,冯书记说,虽然环保这条路一直比较艰辛,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前进,近年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18年进行了环保专项治理,对工业固废清理工作就花了5万多元。在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镇上会统一定时清倒,不会在村中留下“垃圾成山”的景象。村中也明令禁止不允许燃烧秸秆,而是鼓励更加绿色环保的“秸秆还田”。饮用水的问题是2019年彻底解决的,由于安泉村临近高速路,且附近有一企业,村中的水井多年来都监测出氟超标,无法饮用,安泉村与企业进行了多次协商,最后进行全村统一供水,终于解决了村民吃水的一大重要难题。如今,安泉村正准备一项更安全环保的饮用水改造计划,预计让每户都吃上纯净水,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大家的健康。山西作为一个燃煤大省,近几年也一直在积极地转型中,安泉村今年的另外一大工程就是“煤改电”,今年会全面禁止燃烧煤炭,安泉村的环保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中。

图为施工中的“煤改电”工程。

采访扶贫工作队

此次扶贫实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采访扶贫工作队,通过对话,了解这三年来他们的工作内容、对政策的落实情况、对贫困户的帮扶情况、工作的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这三年的成果等,同时也想了解作为扶贫一线的工作者的心声。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当天采访到了驻安泉村扶贫工作队的李老师,他一身黑色,戴副眼镜,看上去比较严肃,我以为会比较难以接触,但是聊了十几分钟后发现他是很健谈也很幽默的一个人。

在访问中得知,李老师和其他两位扶贫工作队成员都是来自镇上中心校的教师,他们三人都是于2018年1月经组织安排,驻扎到安泉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在问到刚接到这项任务的心情时,李老师如实说:“当时一是对政策不太了解,二是没有扶贫经验,三是不太愿意到基层来。”“在我以前的认知上,觉得扶贫的都是些年龄比较大的,没想到会让我们年轻的党员下去。”李老师打趣道。但是,他认为一切要服从组织安排,于是转被动为主动,开始了解一些相关政策,慢慢就深入到这个村子中来了。

“边干边学边实践”就是他们的方法。“很多政策必须要落到实处才行,所以很多时候你必须亲自实践,不然空给老百姓一个政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老师开始给我讲述他们的扶贫经历。

图为李老师正在接受采访。

要让贫困户脱贫,首先就是分析贫困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给他们制造脱贫的途径。李老师也说道5户贫困户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病致贫,所以对这5户首先就落实了“136大病补助政策”,其中一户的经历就体现出这一政策的好处。冯爷爷的妻子曾病重进入ICU,当时需要五万多元,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扶贫工作队迅速落实,最终为他们省去四万五千多元的医药费。

在住房问题上,工作队先后为这5户的房屋进行了修缮,这就给贫困户的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在解决健康、医疗、住房问题后,就要考虑如何让这些贫困户吃不愁、穿不愁,这需要从各种途径上想办法助力脱贫。

产业扶贫是比较好的一个途径。扶贫工作队对冯爷爷一家落实了养猪场这一项目。养殖场是利用一个废弃的养猪场改建的,购买猪崽会有政策补贴,所以这不成问题,但是养殖技术却是一大难题。于是工作队找到了冯爷爷的一个亲戚,他曾有着养猪的经验,于是让他们联合开始了养殖。李老师说他们当时可是跟着一起干了很长时间,在养猪过程中都悟出了很多道理,这是他几十年从教所未曾有过的感受。最终这个养殖场给冯爷爷一家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但两年后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关停了,于是扶持他们改种辣椒。周老师还时常会请他的大学同学农业方面的教授来进行一些技术指导,经过大家的努力下,去年辣椒年收入达到了3万元。

李老师告诉我,产业扶贫的意义就是要告诉这些贫困户,他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的,要给他们信心。扶贫工作切忌给贫困户养成“等、靠、要”,扶贫只是扶着走一程,扶贫更要扶志。“脱贫不是终点,而是幸福生活的新起点。”“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做到了。”李老师由衷地笑了。

图为李老师正在接受采访。

除了产业扶贫外,金融扶贫等也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一些方法政策。“但原则就是,不能让老百姓吃亏,有些政策我们要科学实施。”

经过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两年多的努力,17年1户、18年3户、19年1户,这5户先后都“摘了帽”,而现阶段就是做好兜底工作。“脱贫四不脱”,在这一年里继续跟进不能放松,动态调整,防止出现反弹。

访谈接近尾声,我请李老师回顾了一下这三年来的成果,李老师总结了三点。一是五户贫困户能够长期有效脱贫,建立了生活支柱;二是协助村委会处理了大量党建工作,协调了村民间矛盾纠纷;三是帮助村委会规划了未来村庄的发展。在问到扶贫这项工作对个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时,李老师用了当时汇报时总结的“三穷三不穷”。“三穷”是指自己刚来时经验穷、单位穷、自己穷;而“三不穷”是指自己的农村生活经验不穷、对农民的情感不穷、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穷。李老师感慨道:“我这三年也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你必须实践,只有亲自去做了,才知道事实是什么样的。”李老师最后作为扶贫一线的工作者说出了几点心声:“希望社会对扶贫工作者有一个真正的重新的理解,希望更多人看到他们真正做了什么,也希望能为老百姓推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政策。”

走访贫困户

从扶贫工作队伍了解完扶贫脱贫的工作后,我更希望能走近村民,走访贫困户,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了解他们曾经的贫困程度、他们是如何在村委会、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一步步脱贫“摘帽”的、村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对他们有哪些帮助、脱贫后生活有哪些改变等等,希望从老百姓的口中,得到他们对精准扶贫这一工作的评价,并且也希望能亲身感受这些贫困户的生活条件。

我来到了村里的贫困户曹阿姨家,曹阿姨很热情,得知我的来意后,立马将我邀请进家中。

图为走访贫困户曹阿姨家。

曹阿姨家的院子看上去有些破旧但是房子里看上去很新也很整洁。我从阿姨口中得知房子是扶贫队进行的修缮,当时住上真的是很开心。

曹阿姨的丈夫患了淋巴癌,为了看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最终家里还是丧失了劳动力。现在家中只有曹阿姨和一个读研究生的儿子。2017年受到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在家中安上了光伏发电设备,这下每年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这下有了稳定的收入。曹阿姨平时也会打一些零工,现在生活已经不成问题。

曹阿姨说:“我们不可能永远靠着国家扶持走下去,我们没有丧失劳动力,我还有儿子,国家帮我们走出了最困难的一段,我们接下来肯定要坚强地走下去。”

图为曹阿姨正在讲述自己脱贫的故事。

我想到了李老师曾给我说,扶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给他们希望,要经常和他们聊天、谈心,让他们走出来,只要心态积极了,就有希望。现在,我在曹阿姨的眼中看到了那束光,足够照亮前行的路。

李老师告诉我,扶贫不能空有一颗怜悯的心,你要明白自己的任务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要为他们搭建脱贫的桥梁,要引领他们向前走下去,你一定要让他们觉得还有希望。

是啊,也许这就是扶贫工作者们的不易与伟大之处,他们和村民们一起养猪、和贫困户谈心、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落实各种政策……他们做着最平凡的事,但能坚持每天做这些平凡的事,就变得不平凡了。

也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全面脱贫是一项任务,但对于所有扎根基层的扶贫工作者来说,脱贫是对每一户贫困户的责任,他们是伟大的,是值得敬佩的,他们让自己的生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了绚丽之花。

“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同学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我想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个正值青春的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不论将来在何种岗位上,我都会牢记自己的担当与使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通讯员 董贞汝)

图为正在村委会锻炼的笔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6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新时代文明建设实践活动总结....
快乐的时刻总是短暂的。这次的社会实践经历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十几天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2020年7月,我作为校级社会实践小分队的一员参加了院…
新时代文明建设实践活动总结
快乐的时刻总是短暂的。这次的社会实践经历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十几天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2020年7月,我作为校级社会实践小分队的一员参加了院…
“乡”约盛夏共芳华
转眼间,分别一刻悄然而至,一句“我们有缘再见”为短暂的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句号。评论区里重复在滚动的“老师再见”,让我明白或许真的要说再见了。翻开回忆的相册,下乡七天的点点滴滴在眼前浮现。忘不了的…
铭记历史,追忆红色岁月
2020年8月18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了他们的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铭记历史,追忆红色岁月”展开进行的。活动一开始,我们小组队员便走访了一些红色纪念地…
走进历史文化名村,探寻乡村振兴新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进一步了解乡…
疫情防控,社区先行
为了解战疫时艰、感悟奉献精神,8月27日上午,福州大学海洋学院赴福清市“鼓战疫之勇,扬奉献之风”实践队前往福建省福清市虎溪社区,开展有关疫情文化宣传活动,院团委副书记顾训明、11名社会实践队员及8名虎…
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初心使命
自7月22日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陆续前往各自家乡附近的红色遗址进行调研。本次队伍由5人组成,实践项目旨在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继承先辈的精神,并对革命…
云调研,我们在路上
今年夏天,遇见成蹊暑期社会实践下乡服务队,短短一周时间里发生的种种,是大学生活中不一样的色彩,弥足珍贵。直到“三下乡”实践结束后,早晨七点左右仍会如当初一般,自然醒来。在这次活动中,我很感谢作…
山东学子三下乡—瓜棚调研后的感悟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触颇多,我们见识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时间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中回响,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体验,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在本…
遇见 ——下乡感想
说些什么呢,这是我第一次下乡,以宣传板块的一员成为了成蹊队的一份子。这是个团结有序上进且有传承性的队伍,加入成蹊是我的荣幸。如果从总体来讲印象最深刻的,无非是授课过程及与成蹊队成员的相处。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