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结构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父母不能陪伴身边而被称作留守儿童。各位了解过留守儿童吗?我们脑海中他们是立体的形象还是只是留在了扁平的认知之中?Rainbow爱心辅导团队,带着陪伴与理解,带着给予留守儿童放开话匣的“超能力”,在7月的下旬,来到了张湾区蒲公英爱心家园,日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
高尔基笔下的阿廖沙,其童年的悲苦种种,源于家庭的不幸。只有外祖母自始至终给予他莫大的关爱。
辅导之初的时候,阿廖沙这个人物形象在我脑海里显现了一个上午。但出于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与眼下孩子们的热情,形成太强烈的反差,使我感觉阿廖沙这个人物形象,距离我们好遥远啊,暗自道一声,“真好啊”。社会中有许多爱心机构,爱心团队正在献出他们的点滴之爱,聚沙成塔,陪伴他们,温暖他们。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关心留守儿童。
你看过清早5:00的缕缕微熹吗?不燥热的空气,走入小巷,一条铁轨旁,便是蒲公英爱心家园。谈不上过于偏僻,一侧便是旧式小区。要陪孩子们卖报去了呀。
卖报过程很艰难,被拒绝却再次鼓起勇气,孩子们的微笑就是我们最好的回报。
时代向前推移,逸夫楼愈来愈多,看到后,令人不禁心动敬佩与荣幸感。这是邵逸夫先生的爱国之举以及精神遗产。可据报导,中西部留守儿童的现象,不是钱、建房子、买设施能够解决的,有一大方面捉襟见肘的是:师资的匮乏。而真正的师资,我觉得,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志愿者,志愿者很难长久地留在这里。留守儿童现象最需要的是全面的、有相关一系列知识体系的人,且能较为长久地陪伴着孩子们。其限制的因素太多太多,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太多。即使如此,我也愿意和团队尽最大努力关爱他们,在暑假期间,陪伴他们,这也是我们的初衷。
爱心家园的小天地里,除了辅导和活动,与孩子们的闲谈也是浓墨重彩的一部分。闲谈的时候,以姐姐、哥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们更有话题,聊地更投机。相比较在大人面前习惯性的沉默,越小的年龄差,会显得,孩子整个人都随意了。有时我觉得,谈心比辅导和举办的活动还重要。谈论之余,我觉得那些孩子就是缺少需要能够交流的人吧,他们会主动去找我们去沟通,不管是简单说说话也好,还是下课休息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能体会到他们特别想找人说话,而不是特别内向的那种孩子。这是很心疼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值得欣慰的。他们不会掩藏内心,封闭内心,这是多么可庆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他们其实会在很多时候去依赖我们,没有把我们当老师来看待,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这几天下来感觉他们不是很内向。
我们真的应该去打破留守儿童这四个字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与认知。相比较,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以朋友身份去对待他们,去和他们交流,去融入他们的生活。应该放平我们的姿态,用一种轻松的,自然的一种心态去面对他们。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表达心情的机会,需要一个愿意听他们分享的倾听者。我会陪伴他们,会倾听他们,会与他们轻松交流。当交流的大姐姐。就这么简单,像交朋友一样,叽叽喳喳,话怎么都说不完似的。
愿我们Rainbow爱心辅导团队越来越好,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把这项伟大的工作传承下去。我们或许会离开,但是爱心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