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了解农村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以便更好的助力农村脱贫,取得脱贫攻坚战的绝对性胜利,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中最重要的脱贫攻坚事业进行了深度调研,我们实践队伍来到了在脱贫攻坚战中表现优秀的四川省宣汉县。在脱贫攻坚的验收中,宣汉县成绩优异,取得了多个“第一”,实现了从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到“减贫人口最多”的重大转变,整县脱贫,决胜全面小康。此次实践活动重在调研宣汉县如何依据各地不同的情况,结合民生,对症下药,完成本县各个乡镇的脱贫任务,学习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思想,将这些专业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助农的新力量,助力更多的地方脱贫,早日完成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此外,根据当地实际的脱贫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致富方法,希望能助力当地的脱贫攻坚事业。
关键词:脱贫攻坚 青春助力 小康
引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关系全国劳动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任务,在2015年11月的中共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过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摸索出最适合当地人民致富的方法,使得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于是,在2020年8月17日,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实践队来到了四川省的宣汉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脱贫攻坚的具体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此次实地考察,我们参观了宣汉县宣汉中学、巴人广场、民歌广场、庙安乡、洋烈水乡等地。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学习脱贫攻坚的知识和经验,也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的致富方法,将自己的青春力量注入脱贫攻坚的事业中。
正文:
一、活动流程与内容介绍
为了确保此次三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青春向党”实践队成员事先商讨出实践方案与实践路线。综合疫情因素和人员因素,我们最终选派三名当地成员进行线下实践,其余成员完成方案设计等相关工作。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地点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活动计划开展三天,以带动宣汉发展的教育、商业、农业以及旅游业为切入点,了解宣汉当地风貌,重走宣汉脱贫攻坚致富路。
第一天实践,我们先后参观了代表宣汉县教育业的宣汉中学和显示出宣汉繁荣商业的巴人广场、民歌广场以及金谷广场,对标志性建筑进行拍摄并将上述地区的新旧风貌进行对比,更加凸显出宣汉的巨大变化。我们还参观了代表宣汉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县城重要生态走廊通道和新旧城区的连结体——百节溪公园与宣汉县新区,与当地民众进行交谈,采访他们对宣汉今日生活环境与质量的看法,当地居民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天我们在代表宣汉农业、旅游业,并且素有花果之乡这一美誉的宣汉庙安开展实践。我们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特产脆红李的种植基地,了解到脆红李的生长环境要求、特性以及现有种植面积等知识,并收获一袋果农赠送的脆红李。我们还到当地的邮政水果收寄点进行了参观,与工作人员就收寄点的惠民措施、销售渠道、销售范围等进行交流。我们还与当地果农进行热烈交谈,果农们纷纷对相关措施大力点赞。
第三天的实践,我们来到了“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洋烈水乡。因为疫情原因,再加上道路被破坏,洋烈水乡的游客并不多,我们一路步行到主要景点之一的竹枝词广场才找到当地居民。我们向他了解到竹枝词广场的由来和当地政府多年来为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所做的努力。午后我们还骑上自行车游览一番洋烈山水。临走前我们还参观了附近的葡萄园,向工作人员简单询问了葡萄种植与销售事宜。
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活动实践部分结束,后续则是队员们对后期工作的讨论与完成。
二、活动结果
经过实践队三天的实地参观、实地采访与交谈和后期资料查阅,我们对宣汉今年刚从贫困县序列退出的,实现了从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到四川省减贫人口最多的县这一重大转变得出了以下结论以供其他类似地区或尚未脱贫地区参考,打破“脱贫无路、致富无门”的窘境:
1、因地制宜,紧抓特色
旅游业已成为贫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好扶贫主导产业之一,依山靠山,依水靠水,当地政府应综合地区所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风貌等为当地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宣汉县洋烈水乡为例,2010年的7·18特大洪水致使洋烈人民遭受灭顶之灾。当地政府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不过他们所做的不再是简单的的修复家园,而是超前的合理规划。当地政府以灾区重建经验为基础,利用交通优势,结合洋烈独有的山水生态特色和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巴文化,找准市场定位,打造出集“商业旅游、休闲娱乐、教育保障、居住创业、城乡结合”为一体的“川东第一村”。随着洋烈水乡功能的不断完善,结构的不断优化,特色的不断彰显,如今的洋烈新村,已成为“房在林中坐、水在窗下流、人在画中游”的湖光山色风情景区,年接待游客达20 万人以上, 产值达2000 万元以上, 实现了灾区变景区, 家园变花园, 农民变市民的历史性转变, 助力宣汉脱贫摘帽。
2、与时俱进,响应政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全局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并迈入规模发展阶段,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由此可见,响应互联网+政策,引入电商技术是为脱贫攻坚之战注入动力的一大有效途径。以宣汉县庙安乡为例,庙安地处宣汉县偏远山区,山大且陡,乡里的乡村水泥路只有三米宽。不过这里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是宣汉脆红李的发源地。然而脆红李的产销却一直停留在农民自产自销层面, 沿袭着传统的“一张凳子、一个筐子、一条袋子、坐在马路边叫卖”模式,营销观念和方式落后,大大减少了宣汉脆李的产出效益。后来,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的驱动下,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电商平台的共同努力,利用电视、报刊、网络通过“采摘节”等活动加强宣传, 提升品牌知名度,成立农产品进城标杆项目,做大销售规模。相关公司在当地成立服务站,开启服务于全乡百姓的农村电商发展之路。当地政府还充分依托庙安脆红李产业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与市场共同助推促脆红李产业结构升级。如今的庙安,脆红李种植面积猛增,李子广销全国多地,还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上述种种措施既促进当地贫困群众就业,还吸引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实现脱贫致富梦,踏上安居乐业小康路。
3、转变观念,解民之忧
脱贫致富不仅要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如何让民众不再固步自封,大胆迈向改革前进创新路、脱贫致富小康路?当地党委、政府应超前规划,整合民众意愿,先一步解决民众可能存在的忧虑,转变旧观念,学习新思想。以宣汉县为例,早些年前,宣汉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农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生,人均收入微薄,且屡遭自然灾害,一些村民为了牟利,不惜做出河里毒鱼、砍伐森林、挖煤寻矿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举动。当地县委、政府缜密部署,向当地居民积极宣传发展旅游业的意义,让民众对这条路从了解到认可再到深入。经过县委、政府与当地居民的有效互动和多次交流,民众全力支持政府打造景区,让民众参与旅游景区建设,让旅游产业回馈民众,让旅游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如今,宣汉人民在政府扶持下年收入翻了好几倍,而宣汉县也成功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
实践队还拍摄了相关视频与大量图片,后续将对素材进行后期处理,并进行展示。
三、活动体会
三天的三下乡活动,实践队跨越了60多公里,从宣汉城区到水果之乡庙安,最后到川东第一村——洋烈水乡,我们和当地民众、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了热烈交谈,对宣汉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在报告中体现了我们此次活动得出的结论和给予相关地区的一些建议。
此次三下乡活动,从城市到田间,我看到了当地政府与当地人民为脱贫攻坚所做的点点滴滴的努力,看到了相关企业对当地一些行业的帮扶项目的实行,更看到了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良好落实。从城市到田间,改变的不仅在于当地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更在于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我明白了帮助人民脱贫致富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是落到实处的行动。我也明白了脱贫致富不应只是简单的金钱给予或是粗暴的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换取财富,而应是从根本问题入手,与民众交流,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合理规划甚至超前规划,找准定位,制定目标,共同建设繁荣新家园,大步迈向幸福小康路!
四、参考文献
[1]张平,唐丰.百万群众俱欢颜 宣汉县2019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亮点聚焦[J].经营管理者,2020(06):38-39.
[2]李茂平,陈瑜.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与实践[J].湖北农机化,2020(06):42-44.
[3]段卓,陈柏印,梁梦丹,朱超逸,邹淳霖,乔应.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探析[J].新西部,2020(08):40-41+28.
[4]伍早金,李亚敏.新时代高校青年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大学生责任的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5):332-333.
[5]卢志健,夏朝.宣汉旅游扶贫之路:从“最穷山区”到“最美景区”[J].中国报道,2020(Z1):120.
[6]伍福国,杨刚.宣汉脆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科学种养,2020(01):5-7.
[7]王情香.洋烈水乡乡村体验元素研究[J].新经济,2016(09):24-25.
[8]伍福国.庙安闯出山区特色农业富民路[J].四川农业科技,2010(09):12-1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7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