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探究上灌村脱贫历程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田佳乐

AUTUMN

实践内容:探究上灌村脱贫历程

实践队员:吴健宁、周美君

实践简介:通过这几年驰而不息的脱贫攻坚,和建设近一两年的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不管是公路建设,还是村容村貌,家庭环境卫生等,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队员线下家乡调研,把自己看到乡村的新变化新面貌用文字和图片报道出来,宣传家乡政府的方针路线和脱贫政策,增强村民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为乡村发展进程贡献力量。

上灌村简介

上灌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下辖的一个村庄,由双坝、马嘴、凤凰、高吉、小围子、永安、鸟仔岭、福塘八个屯组成,其主要地形为丘陵。村庄北通栗木镇,南可往龙虎乡,东侧为南岭余脉的一座岭,西侧为栗木河,北侧有一座喀斯特石山,当地人称为毛头石山,南与龙虎乡龙岭村相邻。上灌村于2014年脱贫

回顾往昔

修建水渠

上灌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村民自身教育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等诸多原因,上灌村成为当地的贫困村之一。亚热带季风为村民种植水稻带来了充沛的雨水,但是由于水渠是泥渠,河道较窄,容易堵塞,当雨水过多时便会水淹稻田,甚至造成洪灾,给村民带了巨大损失。

在政府的推动下,现在村里的水渠已经变成了水泥制,并且拓宽了河道,像以前那样一下雨就水漫村头,给农户带来巨大的损失的情况,现在较少发生了。渐渐地,在扶贫工作的推进下,各项水利设施修起来了,村民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一下雨就忧虑担心涨大水了。

*同一地点对比

进村路——致富路

上灌村主干道在2012年前一直是泥巴路,在不下雨的情况下,道路虽然颠簸,但是可以勉强艰难通行。但是由于该地雨量充足,经常下雨,一到下雨天村民出行极其不便利。在我们采访脱贫户周大伯时他这样说道“以前脱贫前路没有修好,然后骑个自行车去镇上,然后每次骑自行车去路上,车轮上都全是泥巴,然后路非常颠簸,车都能颠簸坏的那种。”周大伯的孩子补充说“以前上学都是走走路去,然后还要过一条河,又没有桥,都是走路去上学。下雨天一不小心就会摔跤,到学校身上都是泥巴。”

不仅如此,据驻村干部所述,在修路之前,村里已经种植了柚子、橘子等水果,但是因为进村道路的问题,很多收购水果的商人不愿意进村收购村民种植的水果,导致村里的水果一度滞销。此外,当时种植大量的水稻,但是由于道路的问题,收割机难以进入村内进行收割工作,以至于只能人工收割,人工收割不仅效率低下,还增加了人工成本。这让村民的收入难以提高,扶贫工作的推进也很困难。

*老泥巴路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当我们问及道路带来的影响时,一位老人打趣到:“以前路烂,外面的女娃儿都不愿意嫁到我们村来嘞,村里面的小伙媳妇都难找啊…”在扶贫工作时所遇到的众多问题难题中,进村路成为了最大的拦路虎,对进村公路的改造工作势在必行。

2012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当地开始了对连接栗木镇与龙虎乡、穿过上灌村的栗龙路的改造修建工作。2012年开始勘测,2013年动工,2014年完成了对上灌村主干道的改造工作。“进村路——致富路”的口号在上灌村的扶贫建设历程里,被展现的淋漓尽致。道路改造以后,收割机进入村内进行了进行收割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也大大减少了种植水稻的人工成本。机械化,自动化的推进让村民的负担越来越轻,成本的降低让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同一地点道路前后对比

空心产业改革

上灌村有3块比较平坦的土地,都已开发为水田,其他多为土丘山地。在脱贫前,上灌村村民世代种植水稻。在2016年以前,都是村民们自己种植水稻,并且都是把田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虽说不会挨饿,但收入不高。而在近些年,村里的水田已大部分承包给承包商,进行规模化、机械化水稻种植。除此之外,承包商还种植了马蹄、芋头等作物。

在2012年以后,随着脱贫工作的展开,上灌村的扶贫产业逐渐多元化。在2012年栗龙路修建以来,村里陆陆续续有承包商来承包村里的水田及旱地,并且雇佣村民工作。从此,上灌村迈出了产业多元化开始快速发展。村民出租土地能获得不菲的收入,在农闲时刻在村柚子种植地里做工也能得到收入。村民们不用再自己辛苦的种地而收入却不高了。

但是扶贫工作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扶贫没有固定的样本,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这个过程中村里也曾走过错路。在2011年,在政府的带动下,村民们养过养蝉。但是在许多村民在家里养殖桑蝉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养蝉并没有成功为村民们增收,甚至有些村民亏了钱。养蝉最终失败了,一段时间内扶贫工作陷入困境。

访谈时驻村干部回忆道,以前很多村民生活都不算宽裕,做生意有一定的风险,大多数村民没有经济能力去搞承包,即使有极少数村民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也不愿意冒风险去做承包。农村思想整体都比较保守。第二是是村民不团结,有些人家他有矛盾,从村集体的层面来说,他们有矛盾,意见就不一致,就会让我们的扶贫工作不好做。村民不了解不理解政府的扶贫工作,出现亏损也必然会有村民反对,抵触的情况,现在我们也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让他们了解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扶贫工作,还派专人教养殖种植技术。

经过驻村干部总结经验和思考,决定因地制宜的发展上灌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且耐心解说政策,使村民也慢慢的投入到扶贫产业的开发中来。

随后的2012年到2016年里,有承包商先后承包土地种植山药、果树,也让村民增加了收入。村里的产业逐渐多元化。2016年以后,上灌村的扶贫产业井喷式发展,村民开始主动承包水塘养鱼,养鸭。也有村民承包村里的土地进行百香果、沙田柚等水果的种植。还有多户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养鸡、养猪,建立了合作社。村里还成片种植了经济杉树。

新产业在不断发展,传统产业水稻的种植也在逐渐机械化、现代化、以前是人工收割,现在收割机进行收割工作。以前是散户各自种,现在是承包连成片。现在还采用了无人机进行农药的喷洒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直播带货成为了一种脱贫致富的新方式。现在上灌村已有村民自发开通网络直播,售卖自家养种植产品。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直播带货的发展开通直播帮助村民售卖农副产品。

渐渐地,上灌村告别了泥巴路。迎来了崭新通畅的水泥路;

渐渐地,上灌村告别了泥水渠,迎来了安全牢固的水泥渠;渐渐地,上灌村呈现出了一片新天地。

劳有所获,心有所向

目前上灌村70户贫困户已脱贫68户,2户今年底脱贫。时代在进步,扶贫工作也在不间断的进行着。在驻村干部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扶贫道路的艰难险阻,我们由衷敬佩和感激他们的付出。同时在脱贫户访谈时轻松的神情中,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满足和幸福之情。我们不得不感叹,国家的扶贫工作是多么的伟大。

希望上灌村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希望乡村发展得越来越美丽!

文稿:吴健宁、周美君

编辑:田佳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0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解放阁,探寻红色文化

解放阁作为1948年济南战役的重要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赴济南解放阁,开展了一次以红色文化融入大学…… 徐俣潇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烈士陵园,感受红色文化

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队于2025年1月18日走进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开启一场与红色文化深度交融的旅程。陵园庄严肃穆,红色文化的气息浓郁而厚重。墓碑林立,每一座都是一座革命的丰碑。这里长…… 戚博闻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实践助力大思政课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来到广饶刘集红色基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队员参观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访谈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共产党宣言》对……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润心田 思政教育启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把红色基因……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让非遗文化课程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实践队员们积极寻找合适的非遗文化教学方式。他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非遗文化以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入课堂,播种传承的种子

看,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课正在进行。为了落实非遗文化入课堂,传播传承种子,实践队队员们来到日照曲师附校对非遗文化进行讲解,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讲述剪纸艺术的历史与技巧……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之光照亮乡村学堂:校本课程在地化传承的探索与实践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许多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危机。2024年寒假,曲阜师范大学“梦栖……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在乡村校本课程的在地化开发策略研究

在我看来,非遗文化在乡村校本课程的在地化开发策略研究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要了解非遗文化的本地特色,深入了解非遗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技艺、民间故事、节庆习俗等,这些文化元素……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走进解放阁,探寻红色文化

解放阁作为1948年济南战役的重要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月17日,曲阜师范大…

走进烈士陵园,感受红色文化

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队于2025年1月18日走进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开启一场与红色文化深度交融的旅程。陵园庄严肃穆,红色文化的…

红色实践助力大思政课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来到广饶刘集红色基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队员参观了《共产党宣言…

手工慰问添年味 情暖社区送祝福

为更好的迎接新春佳节,营造新春氛围,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情,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服务社区走基层,青春…

红色文化润心田 思政教育启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

最新发布

海水之情,石板沙村
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助推农村教育 关爱心理健康
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启。德州学院青春梦之队成员郭亚旗前往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张楼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本次活动…
水?石板沙村水景相融
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 宣传国家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了解贫困地区民情,切身感受家乡脱贫攻坚巨大成果,切实体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化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冯佳乐于8月13日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东…
爱心理“青心与你”项目组织开展大学行活动
9月7日,爱心理“青心与你”项目前往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开展大学行活动,来自民富园小区的多名青少年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过程中,爱心理志愿者团队带领学生们分别游览了矿大校史馆和博物馆、矿大博学楼、…
稳村番薯 :稳村翻身之宝
在湛江,你可能不知道稳村在哪里,但是你一定会知道稳村的番薯,甚至尝过,这时你肯定会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宝灵之地,才能种植出这样略带咸味、软糯适中的番薯。稳村,位于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毗邻鉴江,…
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 返乡入户调研,感受村民生活
为深入贯彻“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村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化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冯佳乐于8月11日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
聚焦地摊经济发展 感受人间烟火气
(通讯员:陈泽)地摊经济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出了自己新的特性,在扶贫致富,拉动就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多数实体门店受到冲击,地摊经济以其“短、平、快”的优势使交易更加活跃,…
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青青幼苗,学子呵护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力度,化学化工学院实践队员郭国防前往山东省菏泽市吕岭镇小学参加…
河南学子入乡实践,解锁多彩暑假
2020年暑期,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如期进行了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队员之间进行云端组队,线上分配任务后于7月18日至25日在各自所在地以个人形式开展。志愿团队行动主题为“返家乡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