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易云霞)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微小型的企业、中低收入的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国家全面放开“地摊经济”,无疑成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的明智之举。在此背景下,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向地摊出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就地摊经济对稳民生、保就业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展开调研,通过深入基层,走近地摊,来了解地摊背后不同人群的摆摊故事,发现他们不同的摆摊需求和目的,以探寻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地摊经济发展中摊主经营的现状。
8月1日至8月5日,实践队云南小分队成员来到同德昆明广场、联盟创意市集、官渡区广居路、大都购物广场的多个地摊摊位点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探寻地摊摊主的不同故事。
以地摊为营生
与一些主打夜经济的摊位点不同,同德昆明广场附近的摊位点从上午9点左右便正式开始经营了,许多摊主前来支帐篷、搭摊位,将商品整齐的一一罗列出来,吸引顾客前来围观、购买。下午时分,成员对摊位点的几位摊主进行了采访,并发放调查问卷。仔细观察后成员发现,该区域地摊点数量为32家,售卖商品主要集中在食品、摆放物件、饰品、玩具这四类。在采访中,一位来自四川内江、做糖画的地摊摊主让人印象深刻。他表示,家里的老人还在老家务农,妻子靠外出打工挣点钱,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在疫情影响时期,尽管收入上受到了很大影响,但在放开地摊管制后的当下,靠着摆地摊、靠着自己的手艺,还是能够有较为可观的收入,能极大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消遣放松好去处
“对,摆摊是我的副业,就平时事情也比较多,就想出来玩一下这种,就是摆个摊,放放松,和朋友之间聊聊天。”一位卖非洲鼓的摊主在采访时说到。通过实地观察,成员发现,在广场附近摆摊的摊主主要是年轻群体,年龄集中在20-30岁,而他们售卖的商品也各具特色,有夏季解渴消暑的饮品、养生的茶叶、精致的摆放物件、包包饰品、非遗风车等等,问及摆摊的原因,他们中多数人表示是为了放松、消遣,减轻平日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且他们摆摊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这样的业余时间,一位卖饰品和包包的小姐姐表示“平时周末在家也就是刷刷剧、打打游戏,或者是拉着好朋友聚一聚,大多数时间也很闲,倒不如摆摊挣点零花钱补贴生活费”。
锻炼能力、体验生活
在放开地摊经济政策后,各地掀起了全民摆摊的热潮,摊主中也不乏很多年龄较小的群体。比如许多00后的大学生,甚至05后的中学生也参与了进来。成员在采访中,有两个卖精致耳饰发带的小姐姐表示自己是大学生,由于疫情原因迟迟没有返校,想利用暑假的时间出来体验与学校不一样的生活,希望能够学会多与人沟通交流,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而另一个即将上中学的小男孩更是勇气可嘉,与小伙伴一同出来摆摊卖起了茶叶,问及摆摊的情况和收获,他表示,来问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自己已经卖出了好几袋茶叶,虽然摆摊一直得到晚上才收摊回去,比较辛苦,但是觉得能卖出去东西就很开心,而且也有更多的零花钱了,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拓宽人脉、营销产品
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许多实体店纷纷破产、倒闭。同样还有许多店铺面临着经营的现实困境。成员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除了出来摆摊直接售卖商品的摊主,也有一些主要以拓展人脉为目的的摊主。在一个摊位前,写着“正确按下10秒钟,免费体验赠送一杯饮品”的牌子引起了成员的注意。经过与摊主的交涉,成员了解到,该摊位的摊主是一个来自重庆的小姐姐,她表示,过来摆摊主要不是靠着卖饮品挣钱,而是吸引更多人过来了解,自己家里靠联系厂商做茶叶方面的生意挣钱,但由于疫情影响,一些老顾客流失了,就趁着地摊放开的机会,出来多认识点人,看能不能多发展些顾客出来。
通过走近地摊、采访不同的群体,成员探索到了不同的地摊体验和故事。疫情冲击下,国家鼓励地摊经济的重振复兴,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那些以地摊经营为生的中低收入群体,能够在这样的政策下得到切身的实惠和便利,而许多年轻群体,也渴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与此同时,地摊也不失为一种新社交方式,可以认识不同的群体,拓展人脉。可以说,小小的地摊里蕴含着大大的智慧,这里不仅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也能感受到人间烟火的味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3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