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走近校友:践行人生三角色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李明珠

安徽师大学子走近校友:践行人生三角色

他立足于三尺讲台,用经久不变之初心,育人育己。8月5日下午,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采取了线上交流的方式,对话胡文耕老师,感受师者之风,传递榜样力量。

胡老师是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也是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级校友,在采访过程中,胡文耕老师始终侃侃而谈,保持着和蔼亲切的笑容。

师大人:遵教诲于行

在安徽师范大学求学的那段日子,对胡老师影响很大。当年文学院在赭山校区,依山傍水,有松风凌云之美。文学院的学术底蕴深厚,有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些老先生对胡老师的影响如春风化雨般育人于无形之中。“已故的余恕诚老师,文学院的陈文忠老师、刘运好老师、谢昭新老师、潘竞翰老师等,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要数印象最深刻的那可能是我当时的辅导员王友群老师,她既是我的辅导员,也是我的朋友,在本科期间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们至今仍然保持联系。”

据团队成员了解到,胡老师在大学中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曾担任过文艺委员和组织委员,同时参加了学校的话剧艺术节,并获得了优秀表演奖。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各类大型晚会,比如欢送毕业生晚会等。这些活动,既拓展了他的视野,也丰富了他的校园生活。团队成员在胡文耕老师身上明白了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除去要积累丰厚的学识外,实践中的锻炼同样必不可少。

为师者:树榜样立先

安徽师大留给了胡老师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学术精神。何为学术精神?他认为是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态度。“从师大的每一位老师身上都能看到这种学者的风范,他们对待知识一丝不苟的态度,包括师大的同学钻研、学习时乐此不疲的精神,晚上的自习教室灯火通明、彻夜不休,我曾经并不能算是一个学习特别勤奋的人,但是我在这种氛围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论是身在校园还是走入工作,胡老师觉得这种学术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对待任何工作都要保持认真求实的态度,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而这也是胡文耕老师想要告诉团队成员的东西。

“脚踏实地,虚心学习。”谈及工作经验,胡老师告诉团队成员,自己从04年走入工作岗位,16年来,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等都在不断改善,这其中蕴含着党和国家对教师、对教育的尊重。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他也更加坚定了终身从教的信念,用人民教育家于漪的话来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只有多看多听、多学多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据悉,在今年的疫情期间,胡文耕老师所在的学校开设了空中课堂,他便积极学习名师授课。同时,他与所在学校的党员教师都会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有时一站就是一天。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抗疫者,胡老师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也用实际行动为团队成员上了宝贵的一课。

先行者:明方向为正

“多进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多去运动场,多行有益事,多交明白人。什么是多交明白人?就是政治上的明白人。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当好三角色——先行者、担当者、实践者,我理解的这三角色就是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勤于实践。”作为过来人,胡文耕有很多话想送给后浪们。他表示,青年大学生们要做好五个“多”,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要秉持本心,明确前进方向,扎实稳步地求进。

师大人、为师者、先行者,无论哪一种角色,胡老师都认真担当。他告诉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的成员以及各青年学子,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很多人的常态都是起起落落,但他始终推崇一句话,“善败者不亡”,就是说失败不可怕,化危为机,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希望后浪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大起大落时,能够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4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寻迹八一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化红色舞台剧,厚植观众长征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360度机械液压可翻转舞台、全景式投影技术等,为观众……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不朽精神

初入红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仰的力量”展区。大厅正中央,一尊英雄雕塑庄重挺立,展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神情和无畏的姿态。沿着展厅的路线前行,在抗日战……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域界限,传承红色基因

离开江西,实践小组北上山东济南,探访济南解放纪念馆。在这座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建筑内,数智化展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利用大数据分析,纪念馆能够精准捕捉观众的兴趣偏好,……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激活红色文化,驱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小组近期深入赣鄱大地,走访了包括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济南解放纪念馆、新余革命烈士纪念碑及上栗镇烈士纪念……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教育实践新征程,点亮知识新灯塔

在寒冬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怀揣热忱,奔赴淮安奇思妙艺术培训机…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追寻诗仙足迹,探秘太白文化

为探寻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

最新发布

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诚而有信,方为人生假如你现在是一个福利彩票销售站的站长,有彩民请你代买彩票,彩票号码是你推荐的,买彩票的钱也是你代付的,而当天晚上九点开奖后,你受人之托代买的彩票竟然中了五百多万,而依据相关规…
方海涛:植根师大 厚积薄发
方海涛:植根师大厚积薄发“在我们做实验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失败的,但只要有一次成功,那就成功了。我希望大家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拥有一颗从容不迫的心,不要过度着急。”2020年8月4日,安徽…
广东医科大学赤子之心服务队为小朋友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关系到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8月26日,为了贯彻落实垃圾分类理念,推崇垃圾分类新时尚,广东医科大学赤子之心服务队为珠海市香洲四小四(三)班的同学们来了一堂垃圾分类专题妙趣云科…
理想的家园
《洛德希普林恩火车站》这是法国艺术家卡米耶·毕沙罗于1864年创作的一幅印象主义题材的油画。毕沙罗的画作大都是风景写生画,表现真实的现实景象。从画面构图来看: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由蓝色的天空,成片的…
戎装战马叶将军 华侨革命在故乡——走进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集中体现,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是当代大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正…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在磨砺中走出新道路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在磨砺中走出新道路8月6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00级中文系校友汪恭艳。采访过程中,汪恭艳老师侃侃而谈…
看家乡变化,感祖国伟大
我和我的祖国——看家乡变化,感祖国伟大2000年出生的我们,有一个可爱的名字——“世纪宝宝”,我们在祖国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出现,也许错过了祖国前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有从爷爷那听说的50年代,大锅饭与大跃进…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感受三尺讲台前的热爱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感受三尺讲台前的热爱8月1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2005级校友黄瑞,黄瑞老师是芜湖市第五十中学语文教师…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感悟传承,奋斗不止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感悟传承,奋斗不止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她是王妍,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也是安徽师范大学2006级校友。从走出校园,到再进入校园,她始终秉持初心、授人…
祝你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自己距离上次三下乡一又一年多了,回想起在三下乡即将结束之际,和大班的孩子上了一节心理课,是第一节,也是最后一节。早有耳闻大班孩子课堂没有小班中班活跃,倒也正常,我们又何尝不是,长大后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