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方海涛:植根师大 厚积薄发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钱佳佳

方海涛:植根师大 厚积薄发

“在我们做实验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失败的,但只要有一次成功,那就成功了。我希望大家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拥有一颗从容不迫的心,不要过度着急。”2020年8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承,廿载由新”校友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有幸邀请到安徽师范大学1995级优秀校友方海涛进行线上寻访,学习榜样力量。

植根师大,绽放青春力量

方海涛于1995年进入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专业,在师大的这四年,方海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环境非常优美,依山傍水,是潜心学术的好地方。现在的花津新校区十分现代、大气,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好,这也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很多人眼里,安徽师范大学学风非常浓厚,谈及这一点方海涛回想了当年的一些经历。当年很多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晚自习结束后,学校会专门留下一些教室不锁门,让同学们有地方能学习。物电学院的王元航老师和严祖同老师对方海涛的影响很大。王元航老师做事细致专注,做实验时非常严谨。不怕慢,就怕站,在实验中一时半会出不了结果不要着急,更不要停下脚步。严祖同老师非常珍惜时间,对人生规划有自己的理解。在20岁之前,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厚积才能薄发。20到40岁是人精力非常旺盛的阶段,这个阶段内应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前景,在工作上积极进取。40到60岁,这个阶段要带好年轻人,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厚积薄发,守岗位发光热

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方海涛在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安徽光电技术研究所读光学硕士,2002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读博士研究生,2006年进入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工作。

从求学到走向工作,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快的阶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方海涛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工作中经常需要采购气象设备仪器,可以感受到我国的工业力量越来越强,工业体系越来越完备。每年采购的气象设备逐渐从以进口为主,到以国产为主,国产设备的质量越来越高。同时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查阅文献资料,从前需要去图书馆耗时耗力的查找纸质文件,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变得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最近,面对长江、淮河、巢湖水位高涨,南北中“三线作战”的严峻形势,方海涛一直助力在安徽省防汛抗洪气象服务的一线,为防汛抗洪提供技术支持。。

薪火相承,话展望寄祝福

薪火相承,廿载又新。面对新时代的师大学子,方海涛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送上了殷切期望和真挚祝福。“在大学中多读书,多体验,多结交朋友,拥有一个充实多彩的大学生活。希望新时代的师大学子可以加强体育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工作后时间支配没有大学自由,体育锻炼时间也会相应减少,而工作的强度一般比较大,所以对体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和英语的学习。术业有专攻,大学期间应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后面的求学和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同时,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好英语,未来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对英语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在工作中需要查找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很多时候都是英文版本的,这时候就突显出英语的重要性。”

另外,方海涛认为兴趣非常重要,希望师大学子都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学习的方向并不断钻研。每个人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对目标坚定不移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会想方设法的克服它,对目标摇摆不定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会不断抱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传唱红歌感悟历史 视频学习重温党史

本网讯(通讯员肖扬)为弘扬奉献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强广大青年团员对党光辉历史的理解、对党初心使命的感悟,3月14日,我院安全工程2101团支部全体成员在13304教室开展了以“喜迎二十…… 肖扬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五四评优述个人事迹 总结发言展青年风采

本网讯(通讯员郑孟伊)为激励广大青年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以昂扬风貌和实际行动迎接建团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3月17日,在13304教室我院召开2021级“2021-2022学年度‘五四评优’”。…… 郑孟伊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跑步打卡健身体 宿舍互助展情深

本网讯(通讯员冯红叶)“下课啦!走!跑步去!”近日,我院矿业类2101班北一534宿舍四人自发进行了夜跑活动,增强身体健康的同时维持一个良好身形。该项计划已持续一周。放好书包之后,大…… 冯红叶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坚定不移跟党走 畅谈理想燃斗志

本网讯(通讯员李名杨)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培养学生热爱党、爱祖国,努力学习的思想,3月19日,我院安工2102班团支部在13303教室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 李名扬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考研道路守初心 积极备战过初试

本网讯(通讯员冉曦茹)“很开心能通过国家线,希望在复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成功上岸。”3月11日,2022年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802班的周喜、周先迪成功通过过线,进入…… 冉曦茹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考研道路守初心 积极备战过初试

本网讯(通讯员冉曦茹)“很开心能通过国家线,希望在复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成功上岸。”3月11日,2022年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802班的周喜、周先迪成功通过过线,进入…… 冉曦茹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考研道路守初心 积极备战过初试

本网讯(通讯员冉曦茹)“很开心能通过国家线,希望在复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成功上岸。”3月11日,2022年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802班的周喜、周先迪成功通过过线,进入…… 冉曦茹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考研道路守初心 积极备战过初试

本网讯(通讯员冉曦茹)“很开心能通过国家线,希望在复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成功上岸。”3月11日,2022年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802班的周喜、周先迪成功通过过线,进入…… 冉曦茹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繁樱似锦芳华绽,义务导游递温情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最新发布

福建三下乡学子:探寻历史文化街区的故事
浮头桥街,这里是我生活二十年的地方,2018年,闽清县政府开始大力改造浮头桥街区风貌,全力打造“闽清县梅城印记历史文化街区”。我最初浅显地认为只是整修街道的建筑,在这次暑假三下乡实践后,我开始逐渐…
冬天的生命之音
《白嘴鸦飞来了》这是俄国著名画家A.K.萨符拉索夫的一部作品,是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标志性作品。从画面构图来看:画面运用水平线加垂线构图法,描绘的是俄国普通的农村一角,大地荒疏,积雪未退,白桦树…
洪水无情,你用担当抚平风浪
【实践成果】洪水无情,你用担当抚平风浪导读:近期,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一带水位迅速增长,抗洪防汛形势复杂严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承,廿载又新”校友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去往安徽省气象局…
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诚而有信,方为人生假如你现在是一个福利彩票销售站的站长,有彩民请你代买彩票,彩票号码是你推荐的,买彩票的钱也是你代付的,而当天晚上九点开奖后,你受人之托代买的彩票竟然中了五百多万,而依据相关规…
广东医科大学赤子之心服务队为小朋友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关系到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8月26日,为了贯彻落实垃圾分类理念,推崇垃圾分类新时尚,广东医科大学赤子之心服务队为珠海市香洲四小四(三)班的同学们来了一堂垃圾分类专题妙趣云科…
理想的家园
《洛德希普林恩火车站》这是法国艺术家卡米耶·毕沙罗于1864年创作的一幅印象主义题材的油画。毕沙罗的画作大都是风景写生画,表现真实的现实景象。从画面构图来看: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由蓝色的天空,成片的…
安徽师大学子走近校友:践行人生三角色
安徽师大学子走近校友:践行人生三角色他立足于三尺讲台,用经久不变之初心,育人育己。8月5日下午,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采取了线上交流的方式,对话胡文耕老师,感受师者之风,传递榜…
戎装战马叶将军 华侨革命在故乡——走进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集中体现,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是当代大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正…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在磨砺中走出新道路
安徽师大学子寻访校友:在磨砺中走出新道路8月6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00级中文系校友汪恭艳。采访过程中,汪恭艳老师侃侃而谈…
看家乡变化,感祖国伟大
我和我的祖国——看家乡变化,感祖国伟大2000年出生的我们,有一个可爱的名字——“世纪宝宝”,我们在祖国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出现,也许错过了祖国前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有从爷爷那听说的50年代,大锅饭与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