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脱贫实践活动有感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扶贫实践小组 作者:邓文博

脱贫攻坚事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事项,2020年做为我国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更是意义重大。年初的重大疫情事件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此次实践活动小组碍于疫情,因此采用分别行动的形式,实地到人民乡官焦裕禄任职地开封兰考县,及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安阳林州市进行走访。

图为小组成员参观红旗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科 摄

林州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同时也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兰考是焦裕禄将自己一生都奉献出去的地方。焦裕禄精神始终影响着兰考当地人辛勤劳作,为兰考的发展尽心尽力。

图为小组成员拜访焦裕禄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婉晴 摄

通过这次扶贫帮困实践活动,作为年轻的党员同志的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要想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去帮助那些在困难中挣扎的人们,我认为首先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认真学习环境遥感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时刻不忘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但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因此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在任何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面临各种难以预料的考验,因此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原则性,又要灵活多变,同时又能够破除旧观念,用知识去帮助那些贫困落后的人多学技能,多跟他们交流,让他们走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老一辈没有可能那个动力去脱贫,但是年轻一辈还是要努力摆脱贫困,同时要让他们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这里面文化教育就显得很重要了,要把年轻一辈的奋斗精神激发出来,以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为纽带,以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素养为基础,带动家乡的发展。政府应该努力给他们搭建平台,不能让有志之士有心而无力。当地的教育问题很突出,好多扶贫公式牌上都有关于上学而导致贫困的原因。

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不懂得感恩的人会把它当作理所当然,这样的效果就会消极了。如果有人把政府当儿子,吃住都靠政府,有问题就找政府,而不是自己去努力解决了,那扶贫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啊。所以,在为百姓谋福利的时候,也要说清楚政府为他们做的事,这些事,是为了建设国家,但不是理所当然。

另外经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还明白了,扶贫攻坚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精准脱贫!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精准扶贫才是脱贫之关键。经小组讨论,总结出了如下几个精准脱贫的关键。

图为小组成员参观焦裕禄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婉晴 摄

精准识别是前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导致贫困对象不准确,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下一步,我们应该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标准,按时按质全面精准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

精准帮扶是基础。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前提下,就要真正走进农户家中,进一步了解贫困农户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是自然条件太恶劣,还是发展产业条件不够?是缺生产技术,还是劳动力不足?只有摸清了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找准了各家各户的贫困根源,确定好贫困户的贫困类型,才好因户施策,确定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做到帮扶精准。

精准管理是保证。精准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保证。一是要做好扶贫资源的精准管理,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贫困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不跑冒滴漏。二是要做好扶贫责任人的精准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一户有一名脱贫致富责任人,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不脱贫不脱钩。三是要做好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做到精准管理。

精准扶贫是根本。对精准扶贫工作,关键有三点要求: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因此要落实精准扶贫,仅仅靠帮扶,靠输血,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发展好下一代教育。只有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造血”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让贫困不再滋生,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图为小组成员参观老式农作器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科 摄

总结即是,精准扶贫最重要的不仅要运用国家财富进行扶持,还要“授人以渔”,将脱贫致富的方法交给人民。不能使他们只知道索取,更要让他们从精神层面明白财富要靠智慧,靠自己的双手来实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希望我国所有的贫困地区都能在党的带领下脱贫,致富!

(通讯员扶贫实践小组组长 邓文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6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走进敬老院,下乡传和谐
为了响应学院有关暑假“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活动的号召,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化学化工学院德院梦之队成员刘立凤于8月9日前去临沂市沂南县青驼镇界湖街道…
【暑期“三下乡”】滁院学子“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问卷调研
【暑期“三下乡”】滁院学子“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问卷调研为了通过调研得出在长期利用线上进行学习的情况下,大学生能否顺利有效的在没有标准的学习计划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学业,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
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低碳生活,你我在路上
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展开暑期“投身乡村助发展,大学生扶贫志愿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德院梦之队小分队成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为了更好的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德院梦之队的成员刘立凤于8月10日带着…
脱贫实践活动有感
脱贫攻坚事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事项,2020年做为我国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更是意义重大。年初的重大疫情事件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此次实践活动小组碍于疫情,因此采用分别行动的形式,实地…
感恩你我他,三下乡
7月18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了。由于疫情原因,今年三下乡活动,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团队以“云组队”的形式,于各位成员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就近开展“返家乡…
活动板块 8.4日记
今日的魔术课非常有意思,反响也特别好,在小群里,小坤向我们表演了魔术,我们都觉得很神奇,尽管我们都已经是大人了,虽然我们知道所有的魔术都不是魔法,但是我们还是愿意相信童话。今日非常感谢小傲同学…
别开生面云上“三下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29日电(通讯员刘子毅)7月1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5位同学,在团队指导老师邓重阳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武汉动游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暑期三下…
文教板块 8.4日记
今天依旧是喜欢三班的一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上课都特别的积极认真,而且相比昨天有了很大进步,就是有不少的学生愿意开麦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出勤率也比昨天高了很多,这是让我非常欣慰的一点。每次听到学生们…
是教师,更是“护花使者”
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校恢复了线下上课,数月未见的老师,同学们,在校园中相见,即使不能像往日一样亲密无间,但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丝毫未减。在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
8.3 队长日记
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朋友的歌单嘿嘿。看着他们的歌单,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们之间的代沟还是存在的。当看到她们点的每一首歌时,虽然歌曲的名字我没有听过,但是旋律一想起,是奶奶天天刷的抖音BGM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