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身“一帮三宣”,助力脱贫攻坚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即使疫情当前,决战脱贫攻坚的任务也不能有丝毫懈怠。习近平主席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子文耀民于8月8日去到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群英村参加“一帮三宣”活动。所谓“一帮”是指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三宣”则是向贫困户宣传教育资助、控辍保学、婚育政策。
文耀民首先去往村辣椒基地协助村民采摘辣椒。据观察,辣椒的长势很好,产量也很高,但是纯人工的采摘方式效率太低,对于长期只靠农产品收入生活的村民来说很难提高收入。文耀民也询问了村民为何不购置先进采摘机械以此提高效率,村民反映道种植辣椒只是一时的,明年可能会种植别的农作物,所以不便购置某种采摘机械。
之后文耀民去到一户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这户人家的女主人二十岁不到,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据了解,她在初中就已经辍学结婚,没有完成义务教育。早婚早育加大了她和丈夫的生活负担,每天辛苦劳动却也入不敷出。如今她已经深深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她表示:“即使我们如此困难,但是国家依然没有放弃我们。我一定会让小孩好好学习,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别再和我一样没有文化,生活得如此困苦。”
接着文耀民又去到一户贫困人家。这户人家的儿子本来已经辍学,但是在扶贫队伍的劝说下又重新返回校园。文耀民在和他交谈中得知他已经决定要好好上学。之前辍学是因为家中困苦,他想工作补贴家用。但是扶贫工作的开展让他得以减免学费,扶贫人员也告诉他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家中的困难他们不会袖手旁观。
经过一天的实践走访,文耀民发现如今的扶贫形势大好,一家家农户摘掉了“贫困”帽子,正稳步走向小康。党和人民一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字|文耀民
摄影|文耀民
审核|(辅导员名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1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