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来自十堰市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践团队队员,来到武汉红巷艺术城,探访当地布艺堆绣非遗传承人冯晓明老师,开展“一针一线,口传心学”的弘扬中华传统非遗文化活动。
图为非遗传承人冯晓明老师的工作室。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
学习布艺堆绣编织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所谓的布艺堆绣起源于唐朝,前身是丝凌堆绣,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说乾隆的母亲就曾亲自带领宫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其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收藏、陈列着很多丝绫堆绣作品。实践队员来到冯老师的工作室楼下,这个位于武汉红巷博物馆的古代建筑彰显了相对现代社会的别样风采,这也使我们队员们风趣的谈论起冯老师一定也会有这种古艺术气息。
乘丝线之力,行编织之旅
在给队员们教授堆绣技艺之前,冯晓明老师为队员介绍了堆绣的文化背景、发展历史以及如今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通俗易懂的讲授,队员们也积极参观冯老师的艺术作品,询问其堆绣形象背景和意义。而冯老师准备进一步的亲身实践学习,可以让队员们加深对堆绣的文化理解与认识,了解目前堆绣在当代发展的机遇,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更加形象地感知中华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图为冯晓明老师向队员介绍堆绣的特点和文化。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
在开始教授布艺前,冯晓明老师为队员们展示她所编制的布艺挂件、竹篮堆绣包和香包等作品。精美的作品使队员们赞叹万分,生动的开场很快便把躁动的队员带入了一绳一结之中,且激发了启为创新队员们对堆绣编织的热情。
没有多言,在冯老师带给我们布料之后,队员便参照冯晓明老师的做法编织了起来。
图为冯晓明老师手把手教授队员剪裁布料。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层层堆叠,可塑精美之作
队员看着那淡黄的布料开趣道:“这些针线活可有点为难我们男生啊。”“不能这么说,我也在老年大学教授布艺,男同志做的可好了,不能小看自己啊。”冯老师的话犹如一针兴奋剂给队员莫大的动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队员不停的询问冯晓明老师,也认真听着基础编制方法,“绑活结、挑细线、锁六针、成圆环、织长针…”老师一边快速地说着,一边行云流水般地编制着,队员们手忙脚乱地学习,却始终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
尽管室内开着制冷空调,汗珠依旧从队员的额头缓缓滑落。“老师你太快了,老师慢点呀,老师这一步该怎么做?”一句句语言阻止了老师继续教学的步伐,不得不停下来重新教学一边。
队员在认真听完老师第二遍讲授后,又开始自己艰辛的堆绣之旅。有着老师遍遍耐心地讲解,有的队员已能独立完成整个方块结的编织过程,一边编制一边口中念叨“三短针,三长针,二短针,三长针…”其精美程度让周围同学与老师们都称赞不已。但还有的队员的方块大小一直变,不是他在偷懒,而是他编了拆,拆了编,连老师手把手地教导后依旧无法领略编织的门路。
按照老师的话来讲,就是“堆绣也是需要天赋的”。在堆绣的过程中,老师也来到队员们身边一起动手操作,共同度过这段美妙时光。
图为冯晓明老师向队员们展示在武汉疫情期间,为援鄂医疗队赠送的堆绣作品之一,向队员们讲述那段武汉封禁期间的心酸故事。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在谈及目前工作室状况时,冯老师开始的喜悦渐渐转变为哀愁,面有憔容的对队员说:”现在的非遗传承人大部分都是不容易的,很多时候是不能做到养家糊口的地步,但是再怎么样也还是有收益的,不过我这一行可能还是太冷门了,现在状态就是在赔钱进去。“队员们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为冯老师的状况担忧,在询问是否有过放弃这一行的意愿时,冯老师坚定地对队员们说:”以前想过,但是我能怎么做吗?当然不行的!我不做了,那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这门技艺。即使这样我赔钱也要做下去“。
一人坚守一个行业,她以及超越了这个门技艺,她不是简简单单是一名手艺人,而我更愿意称其为”守艺人”。队员们看着冯老师的双手满是针眼,队员们更是肃然起敬。“看我已经做好了一件香包”冯老师说到“做这一行,讲究的就是心灵手巧,和熟能生巧,只要两个巧字练成,就可以掌握这门技艺。”说完便手把手的教导我们穿针引线,场面好不热闹。
在一步步的学习和仿造之后,队员终于完成了一份份的半成品,也拿着自己的半成品向冯晓明老师再请求加工,还有队员的因为技艺未学透彻,因此和冯老师互换了联系方式,希望在未来能在家和冯老师相联系做出自己优秀的布艺作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1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