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理学子三下乡:采访最美逆行者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 作者:廖雨潇 段日平 唐

(通讯员:段日平 唐楚楚 廖雨潇)7月28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防疫宣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广州小分队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探访了抗疫工作者李新华医生,通过采访交流,深入了解了处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当时的工作状态和心路历程,团队成员们均对疫情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

在成功预约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之前,我们也联系了多家医院与基层门诊,但大部分负责人表示可以同我们聊聊,但如果要进行新闻宣传、采访录音时,却纷纷表示拒绝,认为自己只是做了最普通的事,不愿接受新闻宣传,也怕因为自己不当言论使集体陷入舆论中。在我们的不断争取下,终于成功争取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采访机会。

2020年如约而至。可是今年却与往年截然不同,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阴云般笼罩荆楚大地,迅速蔓延至整个中国。如今已是七月末,距离国内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疫情也已慢慢得到了控制,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候诊区仍是挨肩并足。原以为我们早早前去能够很快见到医生,但事实上,直到临近医生的下班时间,我们也依然在等待。

终于,在12:30左右,我们见到了李新华医生,他微笑着向我们打了声招呼,并示意我们直接开始。在交流采访的过程中,他向我们描述了当时疫情期间的心路历程。2月份,疫情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整个中国,其中,武汉作为疫情爆发的源头,更是危机重重,在所有人已经自发在家中进行封闭隔离时,他却毅然决然于2月9日奔赴武汉进行抗疫支援,一开始每天轮班工作六个小时,为输送进来不计其数的病人们进行医疗服务,每天都面对着生离死别、人间疾苦,到后来愈发紧张的时期,工作时间也不断延长,输送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忙起来的时候更是一天都都吃不上饭。听到这里,我们都不禁有些感慨,在家中隔离的时期,大家还会因为无聊而抱怨抵触,但是抗疫工作者们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进行服务工作,却仍心中怀藏大爱,没有一丝不满。

“想过会面对什么,但是我没什么压力,我们就是搞这个专业的,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病,有多危险也是清楚的,我都已经做好准备,除了我们,还有谁可以做这些工作呢,所以医院一下放通知,我就主动报名去了。”李新华医生越是轻描淡写的说着这些话,我内心的敬佩便越是多了几分。能够将自己的生命健康放在他人生命健康之后的人,能够在疫情期间坚持抗疫受我们敬仰的人,坚守自己的责任却以平常心处之,不自傲自满,视此是责任是义务是分内之事。

图为李新华医生正亲切与实践队队员们交流 钟健鸣

采访结束后,李新华医生亲切地与社会实践队队员进行合影留念,并大力称赞了队员们此次采访工作,他说:“我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也从来没想过依靠这些来出名获利,但我觉得抗疫工作者们的英雄事迹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精神应该继续流传下去。”

图为采访完后实践队队员与李新华医生合照。 钟健鸣 摄

下午,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旁边的公园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并收集。一行人顶着炎炎夏日,在公园中对当地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宣传了疫情防控知识。虽然一开始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还有些拘束,不敢直接上前向市民们发放问卷调查,但在志愿者和小队队长的鼓励下,队员们都放松下来,热情地与当地市民进行交流,并对其在疫情期间的心理感受进行了采访,市民们也都很热情地回答了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通过采访,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还了解到当地开展防疫工作的措施以及对疫情防控的看法。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公园中邀请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填写

钟健鸣 供图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社会实践队对在疫情中支援抗疫、奉献自我的医护人员以及防疫志愿者们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得了精神感悟。通过问卷调查,社会实践队队员们也对当地的疫情防控有了一定认知,并为国家政府积极有效的措施感到骄傲。这一系列的活动,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当抗疫防疫当中所有微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一定能够形成燎原烈火,点亮黑暗,重新迎接黎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3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温建国磨难道路,体悟伟大革命精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温建国磨难道路,体悟伟大革命精神2020年8月9日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红专青年梦之队”实践团队五名同学在院党委副书记刘国华的指导下,围绕着“磨难中成长,苦难中…
防患于未然,消防安全培训
防患于未然,消防安全培训夏天是发生消防事故的高峰期,为了帮助社区居民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明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分散在各自的家乡,深入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公共…
爱心支教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青春是一本空白的书,我们在扉页写下梦想的序言,又在空白的书页里画下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在特别的暑假遇见特别的你…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不解之缘,期待再遇
岁月如歌,行云流水,匆匆而逝。转瞬间两周就过去了。回想起这段初为人师的时光,不禁发现时间在齿轮下滑过,在我指缝间流走,但也给我的生活留下了色彩,点缀了我的人生。光阴荏苒,转眼间,这段支教生活将…
关爱留守儿童 呵护空巢老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进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着皆有所养······”这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他希望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社会主义一块砖实践队对故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
社会主义一块砖实践队对故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回想从建国开始,国家走向慢慢振兴的路途,经过将近71年的艰苦奋斗,即将迎来全新的中国。其中,响应“美丽乡村建设…
湖北学子三下乡:寻留守之音,逐志愿情怀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迫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而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为关爱留守儿童细…
相遇 合作 一份幸运的小善缘
七月已接近尾声,八月即将到来,2020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描述我眼中的2020,那么我的答案是——团结合作。不管是上半年抗疫,还是下半年抗洪。如果说这些我都是观望者,无法有深刻的体会,那…
暖心呵护,线上与你
30天可以干什么?看一本书、学一支舞、还是碌碌无为?2020年的暑假的30天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受益匪浅,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7月20日,我加入了“小火柴”留梦守心志愿服务队,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的支教服…
暖心陪伴,真心呵护
七月离去,八月来临。新的月份拥有新的惊喜,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终于打破困难来到了位于十堰市的“小蓝鲸”留守儿童中心,“小火柴”志愿服务队的八小只齐聚在此,将要完成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旅行。初次相聚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