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映山东·擎动沂蒙”团队探究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来源: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陈瑶佳

8月19日,来自山东省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的“红映山东·擎动沂蒙”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主题为“复工复产新常态下,探究区域红色旅游教育资源发展现状及前景”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疫情影响,团队无法完成集中调研临沂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原计划,于是团队成员迅速调整思路,将调研方式转变为各成员分别了解自己家乡的红色旅游教育资源发展现状,并将调查结果整合后做横向比较,以明确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的重点难点,从而为沂蒙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在复工复产新常态下更好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出一份力。

(一)探访天津市宁河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19日上午,团队成员许伟悦乘车前往天津市宁河区俵口镇的于方舟故居进行调研。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许伟悦同学得知,这个景点由政府负责建造、修缮及管理,没有固定的运营团队,通常前往参观的人员都是经当地文化馆介绍。可以看出,这一景点缺乏宣传,游客很难自行了解其具体信息。当谈到景点的发展前景时,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接收到政府进一步发展的想法。20日上午,许伟悦同学乘车前往宁河区的宁河烈士陵园。通过对工作人员的采访,她了解到烈士陵园未来会更加注重宣传,结合当地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需求充分发挥这一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

通过对这两个景区的调研,可以发现宁河当地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上更侧重其教育功能,与经济功能关系不大。因此,面对此次疫情,这些景区均没有受到太大负面影响。从调研结果来看,可以发现这些景区在经济发展上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明显存在过于依赖政府、缺乏独立运营能力的问题,从而造成了缺乏创新、宣传缺位等现象的发生。沂蒙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过程中也应注意这些问题,要实现教育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结合,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提高运营的独立性、专业性,紧跟时代、锐意创新,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二)寻访滨州市红色文化资源

22日上午,团队成员张佳瑞、王天昊前往滨州市杨柳雪周恩来纪念馆(怀周祠)进行调研。他们了解到,疫情期间,纪念馆利用其公众号平台开展了网上展馆活动,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让游客可以轻松在线参观,接受党性教育。谈及发展前景,怀周祠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未来,怀周祠计划与附近的党性教育基地实现资源整合,集中地区优势,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游玩参观。沂蒙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也可以借鉴这一发展方向,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实现协同发展。

(三)回归沂蒙地区,总结调研成果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沂蒙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团队还对沂蒙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进行了深入了解。24日上午,团队成员刘一漩驱车前往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纪念馆。在与纪念馆负责人的交谈中,刘一漩同学了解到,现在由于疫情原因,参观的人流量大大减少。往年同时期常有大型团体提前进行预约参观,今年却因疫情,大多取消了原计划。纪念馆负责人表示,他们在疫情期间将会更加注重网络自媒体的运用和宣传,在支持国家抗疫政策的同时,要拓展更丰富的宣传途径。在对路人的随机采访中,刘一漩同学发现不少当地人都对这一景区有一定的了解且会主动前往参观,可见这一景区的宣传工作确实比较到位。25日,团队成员张译之前往位于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王庄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进行调研。通过和景区工作人员的交流,她了解到经过多年的翻新与保护,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日益完备,逐渐吸引了一些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为当地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是王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受到疫情影响,外地游客大量减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可以看到,沂蒙地区红色产业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独立运营能力较强的同时保持与政府的密切联系,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在疫情期间依然克服困难,承担着发扬红色文化的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运营模式还是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希望沂蒙地区红色产业的发展能够吸取各方经验教训,打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名片,让沂蒙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3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分别于3月14日和3月28日下午成功开展红色观影活动。3月14日放……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培训班于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展“礼仪赋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展,众多学生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次开展的公益手工展活……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福建理想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安市……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心潮澎湃!闽南科技学院团学骨干认真学习热议两会精神

3月4日、5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系统操作培训会

为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地实施,3月5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康美校区菲华楼C102及闽南科技学院美林校区启慧楼2-201开展第二课堂系统培训会,闽南科技学院校院各……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议

为精准锚定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在图书馆2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挺膺担当 志愿同行 | 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来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迎评促建中心工作,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团委决定开……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以关怀为介,护生命飞扬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生命守门员”培训

3月30日晚,人文学院组织2024级宿舍长、各班心理保健员参加“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培训。本次培训由应用心理…

最新发布

留梦守心,一路向前
时光飞快的流逝,往事在记忆中逐渐斑驳,曲终人散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最好的旋律,深深的留在了记忆和脑海中,伴着青春留在了岁月深处。8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留梦守心服务队,带着期待与热…
强基固本画出共同理想“同心圆”
强基固本,画出共同理想“同心圆”仇家沟岔村是山东即墨市(现为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辖村。在楼子疃东南方向,隔墨水河与城阳区栾家沟岔东西相望。8月29日,相约锦秋实践团来到仇家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撑起爱的一片天,你我共同志愿
八月初迎来了留守儿童线下复学的消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团队一行人开始奔赴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大家都拎着行李箱,手提包等换乘,但大家并没有丝毫的抱怨,对着这两周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千里赴约,义无反顾
八月初迎来了留守儿童线下复学的消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团队一行人开始奔赴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大家都拎着行李箱,手提包等换乘,但大家并没有丝毫的抱怨,对着这两周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垃圾分类科普营”实践队 开展垃圾分类小程序制作
“垃圾分类科普营”实践队开展垃圾分类小程序制作给所有的垃圾分好类,让生活重归于整洁祥和。7月21日来,“垃圾分类科普营”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7月25日,制作小程序的任务小组…
因为你们 夏天一片清凉明朗
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在我们所经之处茁壮成长,留下一地芳香。我从一个山区来到另一个山区,虽是以老师的身份相见,但我明白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我…
乡约锦秋实践团:稻屯洼湿地的蜕变之旅
乡约锦秋实践团:稻屯洼湿地的蜕变之旅8月28日,乡约锦秋社会实践团来到泰安东平县。稻屯洼是东平县城区和周边乡镇生活及工业污水的受纳水体,曾是盛产鱼、米,风景如画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受污染的状…
2020年暑期三下乡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更是展示我校风采的最好平台,我们怀着激动的心,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为三下乡做…
谁是垃圾分类最强大脑?”—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谁是垃圾分类最强大脑?”——垃圾分类知识竞赛8月5日,医学部萤火虫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了尾声。为了检验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所得,同时也为了将我们的活动推向高潮,进一步激起同学们了解垃圾分…
愿你三冬暖 愿你春不寒
从农村到城市,却依然在留守。——题记有一种孩子,明明是祖国的花朵,却像野草一样生活。他们就是留守儿童。说到留守儿童,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这样一副画面:村头老树下,一个农村孩子满含期望地给在外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