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5日是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一周年。为提高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7月16日,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5名师生志愿者走进亭湖新区初级中学,发放调查问卷,宣讲黄海湿地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每年冬天,就会有近千只丹顶鹤跨越漫长的距离,来到盐城过冬。这是因为我们盐城有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滩涂湿地,极适合丹顶鹤以及其他候鸟群栖息。这片湿地叫黄海湿地,在去年成功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学生志愿者顾红楠从千纸鹤谈起,引出“湿地保护”这一话题。她借助PPT向学生们普及世界遗产理念和黄海湿地申遗成功的过程、意义,通过图文展示黄海湿地风采,畅谈青少年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谁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中国有哪些世界遗产呢?”为检验宣讲效果,志愿者们邀请学生们现场答题。同学们踊跃参与,纷纷高高举起右手,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学生志愿者戴文娟说,作为当代大学生,她将积极探寻生态保护的最佳路径,探索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王秀莉老师表示,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传播遗产保护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做生态文化的传播者、绿色发展的推动者,承担起建设绿色地球的责任,在奉献中彰显青春风采。希望广大青少年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了解世界遗产的魅力,让保护世界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4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